2014-05-20

2.9K

贏定輸在起跑線?

每年BB展前後,總有記者走訪展區內的父母,了解他們花在小朋友身上的「教育開支」,例如以往有家長表示花費六萬元買教材套給幼兒學英文;今年報導指有家長花兩萬元為兩歲兒子報讀十一個興趣班。每每讀到這些報導,總覺得很amazing,特別是現在有了小豆丁,正為育兒計劃籌謀時,仍然想問一句─這種所謂「贏在起跑線」或虎媽式育兒方法,真的有用嗎?

 


自己兒時還未流行這套理論,打工仔爸媽也沒甚時間和預算為我安排上興趣班,直至小學五、六年班,在我長時間死纏難打下才開始讓我學鋼琴。然後,惡夢便開始了。

 

每星期一節四十五分鐘的鋼琴課,剛開始時蠻好玩的,但閉門一對一學習,老師匆匆示範,餘下時間就由我自個兒「揣摩」。或許是狹小琴室氧氣不足吧 (笑),老師經常打瞌睡 (我要裝作看不見);後來換了老闆娘親自教授,她的琴藝很好,可是卻不斷催逼學生考試,每次上課重複又重複地要我練習考試樂譜和scale。上課時沒心機彈,回家後也沒心機練,雖然一至五級的鋼琴試和樂理試我都勉強過關,回家還告訴媽媽拿了一百分 (一百分為鋼琴試的最低合格分數),但再谷至第六級鋼琴試我便露餡了,肥佬,我也主動向媽媽要求停學。

 

回想那幾年的學琴歲月,那時的我不開心 (因為永遠彈不到要求,而且覺得很悶)、壓力大 (怕被老師發現沒有練琴,擔心考試肥佬,又不敢提出停學)、自信低 (自覺彈得比別人差)。原先的興趣被徹底磨滅,還白白浪費爸媽辛苦賺來的金錢 (學琴和考試費用很貴)。即使現在聽到教師朋友說學校會要求所有學生必需會彈鋼琴另加一種樂器,還要最好有cert,我心裡仍會覺得很不舒服。將來我的孩子也要經歷這些不必要的折騰嗎?有興趣還好,否則也要逼他學嗎?相反,我的丈夫三十歲時才自學結他,而且越彈越起勁,現在已彈得一手好結他,還要在教會當結他手服侍。沒有人催谷或強逼,他的興趣反而變得「可持續發展」。

 

上興趣班是發展興趣的途經之一,然而興趣只能培養,不能催谷。一棵幼苗,每天澆水曬太陽再加入適合肥料,可以開花結果;但硬要拔苗助長,就只有枯死。興趣亦如是。每個父母在子女出生時,心願不都是希望孩子開心、健康嗎?讓孩子有個快樂童年才是重要事。學習是終身的;童年卻只得一次。為了贏在起跑線而胡亂催谷,可能後勁不繼,甚至甫起步已腳軟跪低。孩子不好受,父母也絶對不會好過。何苦?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懷孕必讀】踢走孕期不適!龍B媽媽必懂的飲食法

【牙科知識】口腔底蜂窩組織炎,小傷口引發大麻煩 !

【嬰幼兒飲食】不足1歲嬰被嫲嫲餵蜂蜜水 致肉毒桿菌中毒全身抽搐

BB睡眠質素差 醫生建議4類助眠食物 幾點晚餐都有關係?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