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6.5K

爸爸如何與子女建立「依附關係」?

 


不少新手父母都分享他們對於照顧年幼子女束手無策,尤其是新手爸爸,有時更感到在家中被忽略,因為子女都喜歡親媽媽多點,甚至寧願跟隨傭人姐姐也不願與爸爸親近。

 

究竟父母應如何與子女親近呢?對著未懂交談溝通的子女,家長們不防從肌膚接觸和日常照顧開始。

 

肌膚接觸的缺乏

傳統的中國社會注重禮節,人與人之間甚少肌膚之親, 而父母與子女之間長幼有序的關係,亦令親密的身體接觸如擁抱、親嘴、牽手等不常出現在中國人的家庭中。

 

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家庭中,母親都擔當主要照顧者 (Primary caregiver) 的角色,照顧子女的起居生活,支援子女的情緒。 特別在子女嬰孩時期,母親經常為子女餵哺母乳、洗澡、更換尿布等,令母親和嬰孩親密的身體接觸增加。相反,父親在家庭中都扮演權威者及一家之主的角色。相比母親,父親與子女相處時間較少,而相處期間亦可能缺乏如遊戲、傾訴心事等積極和正面的互動,親密的身體接觸亦甚少。再者,因男女有別,父親與女兒間的身體接觸在中國人的家庭中更為少見。

 

「依附關係」
在兒童的嬰幼兒時期,特別在一歲之前,嬰孩與照顧者的情感連繫和接觸非常重要,此關係稱為「依附關係」。 根據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 (John Bowlby)的理論,孩子早期的「依附關係」,對他們的成長有遠及持續的影響。

 

據另一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的研究指出,「依附關係」分為四類型:安全型依附、對抗型依附、逃避型依附和紊亂型依附,當中以安全型依附的孩子最能適應與照顧者分離和陌生環境,而且能主動地探索新環境; 他們的成長亦較為積極,較容易與別人建立信任和合作關係。

 

而父母往往是與子女建立「依附關係」的重要人物。不少研究顯示,於嬰幼兒時期與父母雙方均有良好「依附關係」的孩子,長大後的自我價值、獨立性、於學校表現、社交能力,以及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等都會較好。

 

良好的「依附關係」不單有利於孩子發展和親子關係,這對於經常因照顧孩子而感到束手無策或者在家庭中感到被略忽的父親也有幫助。如父親能與子女建更親密的「依附關係」,父親亦可以同時透過接觸子女而更了解他們的需要。

 

特別在嬰幼兒時期,兒童未能說話表達自己,如父親可多觀察和照顧子女,透過親密接觸及談話,父親更能敏銳地知道子女的需要而作出相應的支援。長遠來說,子女及父親雙方都會親密的「依附關係」而有更強的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

 

建立「依附關係」,由肌膚接觸和日常照顧開始

要促進「依附關係」,可透過多相處、溝通和了解,以及多身體接觸。在嬰幼兒時期,扶抱、親臉或嘴、按摩等親密的身體接觸都有助建立「依附關係」。

 

父母親可一起照顧年幼子女的日常生活,如餵食、洗澡、更換尿布、扶抱等,加強與子女的接觸。當然,過程中亦可多與子女溝通,如透過眼神、笑容及說話,令子女注意父母的關愛。

 

久而久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便更親密了。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親子活動】「童心同行送平安」親子月捐計劃 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從小培養孩子善心!

【兒童健康】小朋友反覆生針眼可能有寄生蟲?醫生:或被家長傳染!

【母嬰關係】BB哭泣是建立依附關係的訊號!爸媽4招回應有助增加BB安全感

【兒童情緒】小朋友留意蔡天鳳案感焦慮不安 專家建議3招安撫情緒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