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劑輪狀病毒嬰兒口服疫苗
幫助香港BB對抗感染

港資料顯示,每年有逾2000宗幼兒因感染輪狀病毒入院的個案,幾乎每名幼兒5歲前也曾受輪狀病毒侵襲。幼童抵抗力弱,病毒傳染性高,難道防不勝防?輪狀病毒有多種型號,如何才能為幼兒對抗香港常見型號?

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風險高,併發症可引至嚴重後果

兒天生好動愛探索,日常生活中,經常用手接觸各種新鮮事物,甚至把物件放進嘴裡,滿足最大的好奇心。兒科專科醫生蘇傑榮指出,初生6至24個月的幼兒,是輪狀病毒的高風險患者,一件受感染的食物、玩具,都能成為傳播病毒的途徑。

蘇醫生解釋:「幼兒免疫力較差,輪狀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經由口糞途徑傳播,而且少量的病毒已可致病,即使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亦未能杜絕感染機會。」一旦受感染,後果可能非常嚴重。感染輪狀病毒的常見徵狀有嘔吐、腹瀉等,這些情況更可長達9日之久;嚴重的甚至脫水,可能需要入院治理。


其實,輪狀病毒的潛伏期為1-3日,現時市面上無任何特定藥物治療輪狀病毒感染,只能為病童補充足夠水分防止脫水,待病童慢慢自行痊癒。

3劑輪狀病毒口服疫苗 對抗香港常見型號

狀病毒可分為多種類型,而流行型號會受地區及季節影響。在香港,則以G1、G2、G3及帶有P8的G9最為常見,2004至2007年期間約98%輪狀病毒入院個案都由以上型號引致。(資料來自3家香港醫院)

蘇醫生指出,要預防輪狀病毒感染,良好個人及家居衛生十分重要,同時亦可以配合疫苗加強保護。市面上的輪狀病毒口服疫苗有兩種,一種需要服食兩劑,包含1種輪狀病毒。另一種需要服食3劑,包含5種輪狀病毒。而當中3劑的輪狀病毒口服疫苗,包含G1,G2, G3,G4,P1A (P[8])型號,能同時針對香港常見的型號,提供直接保護,不需依靠交叉保護。至於服用疫苗的副作用,常見有腹瀉、嘔吐、發燒及中耳炎,若嬰兒對疫苗成份過敏,則不宜服用。

想了解更多疫苗資訊,家長不防請教你嘅兒科醫生。

3劑輪狀病毒疫苗建議接種時間表:

第一劑:6-12週歲*

第二劑:10-22週歲

第三劑:14-32週歲

*蘇醫生提醒,家長應該在嬰兒初生6-12星期安排接種第1劑疫苗,以免錯過接種時限。它亦可與某些其他嬰兒疫苗同時接種,方便家長安排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