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ickbanana 於 11-3-24 10:25 發表 
平時我返到屋企會自動餵佢食晚餐, , 佢會走來走去唔正經食, 好似唔識肚餓咁, 尋晚我特登唔自動比佢, 等佢叫我比, 過咗時半個鐘佢只用喊同埋咬住隻手指來話比我聽想食嘢, 我問佢係咪肚餓想食嘢, 佢up頭, 咁我攞住碗飯 ...
<<自動餵佢食晚餐, 食奶奶都一樣, 平時自動比佢>>
以上,正是孩子<乜都唔識講>其實是<<乜都唔洗講>>的原因!!既然所有事情均為全自動,那何需《口令》?
舉一例:你試過對著<<自動門>>說『芝麻開門』嗎?
我們為人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成長的<<踏腳石>>而非《胖腳石》
多讓孩子參與,嘗試,正是孩子成長的《營養》!
多提一個例子:
為何孩子愛搗蛋?
因為孩子《無所事事》!
<< 我"接"衫佢又走嚟幫我, 但我唔比怕佢整亂, "珊"衣櫃門又怕佢夾手,>>孩子在做『正經事』,你卻認為孩子<整亂>,那,孩子就去把做『正經事』的時間去搗蛋吧!
以我的例子:
孩子幫助,絕對是正確無比的舉動,只有讚,無得彈!
孩子做的不妥,只是教其做好,不能把其停止!
怕孩子受傷,只會教其避免,絕不阻止嘗試!
我的做法:
<<"珊"衣櫃門又怕佢夾手,>>我會輕輕的用<<"珊"衣櫃門佢夾手>>,孩子明白不小心<<"珊"衣櫃門會夾手>>,他們自然會學識小心
<<踏腳石>>和《胖腳石》的分別,就在於簡單的『教』和『阻』了!
我只是個普通孩子的爸爸,沒有甚麼理論實據,希望不要介意我在說三道四!
親子王國已刪除閣下簽名檔內容,煩請自行檢視,頭像,頭銜,暱稱,如帶有廣告或宣傳推介成份,應立即修改或刪除,否則可被封鎖戶口,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