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上奶湯水】生一個B,媽媽要喝足3年魚湯?

營養師陳國賓 Leslie

營養師陳國賓 Leslie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系,其後轉往英國列斯都市大學進修醫療營養學,正式成為註冊營養師(英國),並考獲澳洲西悉尼大學基層健康護理碩士學位。

俗語有云:「一孕蠢三年」,難道生一個BB,真的要三年才能讓腦筋恢復過來?生B是人生大事,亦是考驗媽媽體力、意志的人生難關,面對重大挑戰,不少媽媽都認為只要堅持,天大的事亦可以撐過去;但面對胎兒的重大營養需要,以及照顧上的重重壓力,真的可以靠「撐」就什麼事都能夠解決?

胎兒的成長完全依賴母體的營養供應,家長總有一個心態,就是自己身體缺乏不緊要,只要滿足到胎兒的成長需要就好。媽媽這份忘我、無私的精神固然值得佩服,但家長可有想到,即使耗盡個人的營養儲備,不單未能滿足胎兒的營養需要,更會令母體的健康受損。「一孕蠢三年」不單是一句俗語,更是一個科學事實。

科研報告指出,胎兒腦部發育不單需要EPD、DHA等奧米加3脂肪酸,更需要膽鹼(Choline)作為主要的結構分子,以及促進腦細胞之間的訊息傳輸,若果媽媽在懷孕時因工作繁忙、食無定時,又因着各種食物禁忌而令營養失衡,都會影響到母體的營養狀況而有損胎兒的腦部發育。亦因為母體同時需要這些營養素,孕婦飲食中奧米加-3脂肪酸及膽鹼缺乏,會延伸到母體腦部結構轉變,影響短、長期記憶以及判斷能力,而這種因營養缺乏的腦功能退化,會一直延至營養需求同樣關鍵的授乳期,所以初生嬰兒補腦要緊,媽媽在懷孕期及授乳期補腦亦同樣重要。

奧米加-3脂肪酸是腦部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一提到補腦,媽媽們就會想到喝魚湯、吃三文魚。不過含豐富奧米加-3的海產食材不一定是膽鹼的重要來源,相反,雞蛋、豬膶、雞膶等食材的膽鹼含量較魚肉更高。當然大家對進食動物內臟都有一定保留,家長可從雞肉、花生,以及大豆、合桃、堅果、椰菜花、西蘭花等植物性食材補充身體對膽鹼的部分需要。

除膽鹼以外,懷孕期當然亦要注重葉酸(Folic Acid)的補充。媽媽對葉酸當然不會陌生,在預備懷孕至懷孕初期,充足的葉酸可減低胎兒患上神經管缺損的風險,事實上葉酸對母體的健康同樣重要,葉酸不足或會導致巨母紅血球性貧血,令媽媽體力下降,容易疲勞。懷孕、照顧幼兒本已是極之累人的事,若因營養缺乏令媽媽內外收壓,身心俱疲,照顧上就難免會增添一重困難。

還好葉酸普及存在於葉類蔬菜之中,但要確保萬無一失,媽媽需要在預備懷孕、懷孕初期每日從營養補充劑攝取400毫克的葉酸,為方便進食及以防遺漏,媽媽亦可選擇同時蘊含膽鹼和葉酸的補充劑。而在飲食上,孕媽媽亦可以為自己烹調一些同時含豐富膽鹼及葉酸的菜式,例如菠菜炒蛋、豬潤炒菜心、菠菜合桃濃湯。

幼兒初生的階段,不少照顧上的決定都由媽媽作主,在懷孕期必須做好營養儲備,保持頭腦清醒,做個健康與智慧並全的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