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長】孩子飲食不能忽略的4個營養成分!
營養師潘慧德 Janice Poon
營養師潘慧德 Janice Poon
資深營養師,擁有逾十年透過均衡飲食幫助客人改善健康的經驗。對香港的飲食文化非常熟悉,致力推廣健康飲食風氣;常接受媒體訪問有關各營養資訊的真偽。到各學校、私營或公營機構教授健康烹飪班,積極推廣全人營養。育有一女兒,艱辛經歷全人奶餵哺,所以尤其亦明白作為媽媽需要的種種支持。
21世紀的小朋友,尚未出生已經備受呵護關心,父母們無條件的愛每分每秒也圍繞着他們。單單講他們能品嚐到的食物種類,已經遠比起半世紀之前的兒童多出一倍有多。奇怪的是,即使在如此富裕的社會文化中,仍然有孩童會患上營養缺乏症。
事實上曾有研究指出,一些幼兒問題的成因或許與患者的飲食習慣有關,包括因免疫系統失調而產生的濕疹、影響幼兒活動及自理能力的發育遲緩症狀,以及過度活躍症等,可見幼兒的成表階段實在非常需要營養均衡的飲食。
-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只源於天然的肉類食材,所以如果幼兒刻意避免了這類食材,很大機會造成成維他命B12的缺乏症,此病症會令人常常感到疲累、集中能力弱,嚴重更會影響心血管運作。另外,如果小朋友進食大量高糖分的汽水、果汁等飲料,也會妨礙身體吸收足夠的維他命B12。以我經驗之談,茹素媽媽的子女、從小茹素的兒童,以及以全人奶餵哺的嬰幼兒,較有可能需要配合營養補充品以確保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12。
- 鐵質
有許多兒科營養研究顯示,大部份幼兒都缺乏鐵質和鈣質,頭號原因便是因為攝取不足夠的肉類,尤其是那些需要咀嚼的食材,如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等。
- 鈣質
缺乏鈣質的原因,多數是因為沒有進食足夠的奶類產品或附加了鈣質的食品。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孩子的身體吸收不足夠的維他命D。維他命D直接幫助鈣質被身體吸收,所以兩者是唇齒相依的關係,缺一不可。雖然身體可以透過「曬太陽」去自行製造維他命D,但由於嬰幼兒的皮膚比較薄,只適宜接受較弱的陽光照射,以免灼傷皮膚。所以,手抱時期的幼兒最容易缺乏維他命D,因而導致身體的鈣質不足。如果發現6個月以上幼兒每天已可以攝取少於32oz的嬰兒奶粉(換句話說,6個月大的幼兒應該主力從固體食物去攝取營養,不建議飲多於32oz奶呢!),家長們便要留意,應從天然陽光、天然食物或食物補充品等方法來支持孩子成長中的需要。
- 奧米加三脂肪酸(O-Mega-3)
Omega3當中的DHA、ARA等等,都是幼兒成長中的必須營養素。其實除了已知道的腦細胞及視力發展需要Omega3,近年的硏究更證實,Omega3有助減輕不同類型的敏感症狀,亦可以減輕哮喘,甚至處理過度活躍症呢!一些奶蛋素食或全素食的孩子,以及一些甚少進食深海魚的小朋友,或有機會攝取不足夠的Omega3,家長不妨考慮配合補充品以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的Omega3。
作為營養師,我們相信,一個真正的均衡飲食,確實能令大部份的營養問題迎刃而解,但要真正履行並執行到這個飲食方案,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及創意配搭,加上家庭中建立的一套「飲食教育」亦是取決成功與否的因素。尤其是小朋友,家長可真要用很多的愛心、創意、教導和鼓勵去令他們吃得真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