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8

3.2K

情緒學管「你」

william_0427

做個嚴肅的父母很容易,做個輕鬆的父母更容易,但做個寛容的父母就不太容易。 既要兼顧自己的情緒,不動聲色,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關懷,而又能令他們有所領悟,作為父母的你,那獨門秘方會是怎辦才好!?

 

父母們可能都想過,會跟子女的關係有如朋輩,討論事情都能有商有量,彼此坦誠和互相尊重,維持融洽的關係。但眼看著孩子長大,有些事情是非可他們所能情願的。曾試過見有些父母與子女並不是同住,原因就只是因為以往孩子和父母都是跟外婆同住,孩子由細到大是由外婆照顧,四五歲時,父母搬離外婆家時,就由得孩子決定留在外婆家繼續由外婆照顧,結果,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關係就有明顯疏離。孩子既適應了外婆的教法,對父母的管教自然就顯得不協調,到時,就算高壓懷柔,都只會換成關係上的衝擊。

 

加上,中國人長幼尊卑立見,有時父母不經意便會走到長輩的高位,要孩子卑功屈膝般來聽聽教訓,實在是難以營造非命令式的教導。有些更極端的想法,相信「棒下出孝兒」,雖說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但往往最終變成了虐兒事件,父母情況失控,一發不可收拾。 畢竟,理性一點,所有父母都想子女能壯茁成長,要維繫到和諧而尊重的,才能使到孩在有自尊的氣氛成長。

 

那麼,怎樣的相處才算恰當!?

 

首先父母們當工作過後,不要把工作的壓力帶回家,此乃常識。二則,要讓自己也有孩子的同理心,昔日也曾經經歷過童年,有些事真的會不明不白,或仍是幼稚,出錯是在所難免;因此,要體諒孩子的所作所為,判別是故意還是無心。再者,就要調整自己對事情的回應及心態,此舉需時常反省。如反應過大則令孩子留下不必要的負面陰影,但反應太小又收不到預期效果改善行為,要考慮孩子的性格,在教導上作出修正,因此沒有劃一標準,之所以,有愛的家裡,就先要讓孩子了解正確行為的重要;最重要,是父母給孩子情感上的認同,而非只有責罵,實在情感支持就是改變行為的最大動力。

 

即使做到以上,都絕非一定能保障孩子不會變壞。 但致少我們能讓他們在健康的護陰下成長,能夠有廣大的胸襟承載孩子的過失,寛容是少不得。或者,看完這個連結會更鞏固你的想法。

 

https://www.facebook.com/UNICEFHK/videos/931401606899882/?fref=nf

Image courtesy of Gettyimage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育兒悲劇】紅夫妻盲信曬太陽能吸取營養存活 1個月大兒子慘遭餓死

【親子活動】「童心同行送平安」親子月捐計劃 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從小培養孩子善心!

小朋友吃飯都有學問?專家:養成一家人同桌吃晚餐的習慣 影響孩子一生!

【BB保險】愈早買愈安心?點幫小朋友揀保險?一Click比較全港醫療、危疾、儲蓄保險計劃!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