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2.6K

不要讓孩子錯過「玩」

“玩”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關鍵

“會玩的孩子更聰明”,愈來愈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句話是正確的。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單可促進兒童身體的成長,同時也刺激大腦神經細胞建立更多、更複雜的連結網路。而這些連結的數量及複雜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大腦活動能力。嬰兒出生以後,大腦神經發育的速度極快,而0至6歲更被視為大腦快速發展的時期。若在此階段給予適當的刺激,有助於大腦的發展。

融合多感官的“玩”法

嬰兒天生具有主動探索世界的本能,而這種探索的能力是透過感官知覺的協助來完成的。所謂感官知覺,包括大家熟悉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及嗅覺,還有本體覺及前庭覺。本體覺即對肢體的位置、移動的感知,在這方面較弱的小朋友,會表現出動作笨拙,緩慢,學習新動作有困難;前庭覺主要影響身體平衡能力,前庭覺出現困難的時候,小朋友不易維持身體平衡,姿勢控制差,容易跌倒,更會害怕快速移動的運動,如瀡滑梯。

大腦的學習,就是透過這些感覺輸入刺激。家長若能運用隨手可得的物件,將遊戲作彈性的變化,讓孩子的感官知覺得到啟發的同時,還能培養兒童入學以後必須具備的專注力、學習能力、組織能力、自我控制及動作協調能力。

對於嬰幼兒,照顧者可以讓孩子趴著玩玩具,經常撫摸孩子的肌膚,輕輕按摩關節部位及做屈伸的動作,多給予爬行、鑽洞等探索的機會。孩子稍微大一些,可以一起玩黏土遊戲,手指畫;更可以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地跑,滾,翻筋斗,玩球類遊戲,儘量鼓勵孩子到遊樂場與其他孩子一起攀爬,打韆鞦及瀡滑梯。

孩子不會“玩”,怎麼辦?

我們已經知道“玩”對於學前兒童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般也認為小孩天生就會玩。但對有些孩子來說,“玩”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首先,由於香港人受到普遍居住空間狹窄、可供兒童參與的遊樂設施少等環境因素所限制,幼兒喜歡活動玩耍的天性被逼改變,漸漸被少動、不動的生活形態取代。其次,若兒童的感覺統合系統出現障礙,他們大腦神經對外界的感覺資訊輸入便無法作出適當的調適,從而產生異常反應或行為。這些不適當的反應也會讓孩子逃避“玩”這件事情。譬如:有些孩子在遊樂場更喜歡作為旁觀者,而不願與同齡的孩子一起投入到遊戲中;有些孩子則對觸碰的反應過大,不願用手接觸他們覺得骯髒的物件,如沙灘的沙子。部分小朋友學習新遊戲的時候有困難,甚至會變得容易發脾氣。如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時,家長就需要特別留意。若情況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三個月以上),就有必要諮詢職業治療師,以瞭解孩子不會“玩”背後的根源,並配合適當治療,讓孩子“玩”得更好。

文章提供: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轄下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
職業治療師 林衛珊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新手父母必讀!如何為2歲以上幼童選擇文具?

【教育方程式】孩子喜歡重複做一件事,有問題嗎?

【嬰兒成長里程碑】BB如何運用小肌肉、學識大笑並模仿大人?

【欲哭無淚?】為什麼新生嬰兒喊得幾淒厲,都無流眼淚呢?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