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2.4K

再見「公主王子病」—— 表達藝術治療有妙法


甚麼是「公主王子病」?

最近有位約六歲男孩,因為自理能力很弱,來尋求表達藝術治療的幫助。剛巧這天高溫炎熱,男孩與媽媽滿頭大汗趕到。入治療室之前,他與媽媽有一段有趣的對話:

男孩(不耐煩態度):「好熱啊! 好口渴啊!我要飲嘢!」

媽媽(反應速度):「在你的背囊有水壼,媽媽拿給你,好快! 好快!」

男孩(命令式回應):「好熱啊!快啲幫我撥扇啦!」

媽媽(驚訝地喊):「冇水壼嘅?原來唔記得咗攞你嗰水壺喎!」

男孩(皺眉及提高聲線):「搞錯呀?點解妳冇幫我check 好㗎!我好口渴呀!」然後開始一發脾氣,大力跺腳⋯⋯

媽媽(神情內疚):「對唔住起!係工人唔記了得!係工人嘅錯!都怪我冇check清楚!sorry」手上用扇猛力幫兒子撥涼。

治療師見狀(安撫態度):「這?有冷氣,坐一回便涼了,而且有冷暖清水及紙杯提供⋯⋯」

媽媽(打斷治療師):「唔洗啦!唔洗啦!唔該!我嗰仔唔飲無味水㗎!」回頭對兒子說:「乖仔,媽咪而家即刻叫工人攞過嚟,叫佢整你最鍾意的蜂蜜水OK?」隨手把扇遞給男孩,然後轉身離開。

 

看著這一幕,心理不禁歎息一句:這個男孩像位王子啊!

 

表達藝術治療如何去除「公主王子病」?

 

以上個案,兒子把沒有帶水壺的責任推卸給媽媽,媽媽卻回應把責任推卸給工人,並自責失職,而且言行都十分遷就及討好兒子。這樣是縱容孩子,使孩子變本加厲的陋習,亦是導致自理能力差、欠獨立及勞動力、養成「公主病、王子病」根源!

 

治療師因應此情況,就地取材,利用當前發生的事,引導男孩去反思,究竟忘帶水壺的是誰的責任?首先,治療師利用填色遊戲先分散男孩注意力,便他放鬆及冷靜情緒。當孩子情緒穩定後,便開始一起做手工藝創作。治療師清楚地解釋及示範做手工的方法,一方面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另一方面讓男孩培養耐性及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在表達藝術治療中,治療師會引導會孩子自己動手做藝術創作。雖然,男孩一邊做一邊抱怨,這樣很麻煩,那樣很難做,更不時表示不想做手工⋯⋯但治療師一直陪伴在側,以冷靜與明確的態度,讓男孩了解現況、一起思考變通方法及解決困在難。過程中治療師不時作出建議或溫馨提示,引導孩子想想有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順手,而非遇到任何不如意,就讓孩子隨便推卸責任或倚賴援手。

治療師更給予很大的自由及空間,使孩子感受到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不管出現錯誤或失敗,都不會受到責備或批評,反而得到鼓勵及支持,使孩子樂於嘗試,吸收更多經驗及增加自信心;有時更因此有意外收穫,更添樂趣!完成創作後,治療師和孩子會一起欣賞和討論作品,嘉許孩子付出和努力;也會一起檢討並反思整個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疑難。男孩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及結果,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開始明白什麼是自己的責任,原來自身是有能力去避免問題出現,即使是一些有別人參與的行為,如準備外出的水壼,亦不能因此把全部責任推給別人,因為男孩發現面對過失時,最終的後果是自己來承擔的。因心急用力過度令作品未如理想和口喝而喝不得的滋味,啟發男孩學會了面對自身行為和照顧自己的責任呢!

最後,治療師與孩子一起收拾工具及清理垃圾,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及自理能力,並學會替他人設想,減少對別人製造麻煩。其實表達藝術治療像一個靈活的平台,讓治療師引領孩子利用不同的藝術媒介從中明白,不論做藝術創作、手工、遊戲或其他事,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權責,學會自主的同時亦要學會自我承擔後果,更要懂得感恩別人的幫助,而非一切都是「奉旨」的作為!這樣才能有效地擺脫「公主王子病」,建立健康及自信的性格,有利日後的身心發展。

 

童心苗兒童成長發展中心 - 表達藝術治療師

林熙 女士

(藝術教育導師/插畫師, ANZATA註冊藝術治療師 (AThR), 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協會(IEATA)專業會員)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戒奶嘴】把握戒奶嘴黃金期 新手父母必看5大技巧!

【親子急急問】父母全力照顧小朋友忽略自己 專家:勿將責任攬上身!

【家長注意】疫情下小朋友肚屙失眠或受情緒困擾 專家:家長宜多聆聽

新生兒哭鬧不停?爸媽必學超實用「5S安撫技巧」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