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小朋友成為一個開朗,樂觀的小朋友。父母的教養十分重要。
一.建立良好品格
父母可透過一些講述良好品格,內容有趣生動的故事書讓小孩明白有良好品格的重要性。例如:愛人如己、誠實、良善、溫柔、勇敢、樂於助人的小朋友,令他們成為受歡迎的人,多朋友自然開心怏樂,笑容滿面啦!
二.懂得瞭解孩子
父母你是否孩子一放學或考完試回家,就立刻問他今日多功課嗎?今天考試識唔識?呢!
其實小朋友經過一日上堂已經好疲累,你不停問佢問題,對他們造成心理壓力。應該讓小孩休息一下,吃完茶點。先問他有關學業和功課的問題。
三.考試或測驗期間是否不停要他們温習呢?
父母你是否在孩子温習時,經常督促小孩,快D勤力D温習呀!考試唔識,唔合格就慘啦!到考試當天,又不停提醒他們小心D做卷呀!小心唔好寫錯字呀!唔好錯埋D唔小心嘅嘢,比老師扣一分,二分就唔抵啦!
其實,父母越講唔好錯D乜,唔好寫錯字,小心做卷⋯等,只會讓小朋友考試時好緊張,好大壓力。因為,他們真的怕出錯而被你責駡,而造成好大心理壓力,在考試時,不能專注考試,臨場發揮失準,這樣不是更得不償失嗎?!
四.孩子要默書,測驗,考試時,是否叫小朋友小息時記住温書唔好顧住玩呢?!
小朋友在學校同同學仔一齊玩係最開心,放鬆的時候。
其實,平時在家中做好温習,預備充足,何必要剝奪小朋友小息時與同學仔玩耍嘅歡樂時光呢?
五.同理心
父母對小朋友需要有同理心。在小孩的角度來看事情的問題所在。多與小朋友溝通和聆聽他們內心聲。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去支配他們的所需所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不開心哭時,讓他們哭一會宣洩一下不開心的情緒,冷靜下來,才瞭解和聆聽他們的問題和心情這能讓孩子感到被關懐。例如:媽媽見到你唔開心喎!可唔可以同媽媽分享一下你的心事呀?媽媽好樂意聽你的心事亦會幫助你面對問題和困難的。最後給他們一些積極正面的建議,令他們有正面的思想,有助日後成長變得正面積極,樂觀的人,開心快樂地成長。
最後,父母可能會問:在這個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下,難道不需要追求學業成績,做個專業人士,有好的將來嗎?難道這樣有錯?
我們做父母一定要效法這個世界嗎?
激烈的競爭、卓越的成績、美好的前途和成就。可以換取到小孩健康快樂咁成長而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安喜樂嗎?小朋友內心心靈真正的平安喜樂是這一切換不到的。近年咁多學生因學業的壓力而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甚至嚴重到放棄自己的生命。作為父母的你和我,是否需要積極正視這些問題呢?!
我倆夫婦覺得小朋友心靈的喜樂與平安最重要。學業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也不代表你的孩子不及別的孩子,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比較。只要懂得盡力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必然得到別人的肯定,他們也會建立自信,充滿怏樂。
每一個人也有他的天賦,只要能發揮所長,加以培育。必然有好的將來和成就!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