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2


男爵府

積分: 6099


發表於 14-10-21 11:2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07mama 於 14-10-21 11:26 編輯

https://hk.news.yahoo.com/%E6%88 ... 7%A5-215622656.html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從前,如果家長發現「個仔有病」,非必要都不告訴朋友。正所謂時移世易,現在初相識的家長朋友,對談不夠三分鐘就告知:「我個仔ADHD。」

  

就算是Moonmoon上興趣班所認識的孩子,在未說出名字之前,劈頭第一句就說:「我ADHD。」

  

到底是覺得ADHD好得意?好特別?好光榮?還是想博你同情?其實阿李媽媽也不知道,只知時下「我ADHD」或「我個仔ADHD」好似係Something。

  

讀名校的父母告知:「我個仔學校精英班三分一人食藥。」阿李媽媽問:「食咩藥?」「醫ADHD的。」如果阿李媽媽是此名校的校長,一定感到困惑,甚至會解散精英班看看學生可否減藥。

  

ADHD即「專注力缺乏及過度活躍症」,是一種在發達國家大都市的「流行病」,不過在農村地方則算罕見,也有專家說過ADHD頻繁的地方,正正是頻頻考試的地方。

  

醫生朋友告知,醫治ADHD的藥物的確可令人精神集中,為了成績好一點,某些家長會不會寧願傾向相信「我個仔有病,所以我個仔要食藥」?

  

阿李媽媽不是不相信ADHD的存在,但也發覺孩子看卡通片時、孩子打機時,專注非常,只怕不願停下來。當每天都面對一些令人提不起勁的教科書,人才會集中不了精神,老實說,悶的時候成年人也可能ADHD起來。

  

李敏,偵探\言情\少兒小說作家,也是常在親子專欄出現的「阿李媽媽」,兼職編劇、填詞人,公餘為家長義工,不定期到中小學出席寫作及閱讀講座。

  e-mail:[email protected]

  李敏

  逢星期二刊出

  (阿李媽媽)

  今日館




男爵府

積分: 6099


發表於 14-10-21 11:27 |顯示全部帖子
https://hk.news.yahoo.com/blogs/ ... 5%BF-021050232.html


近日在臉書上看見一個名為「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分享出來的一則報道,提及美國芝加哥醫生Richard Saul博士所著的《ADHD並不存在》新書中,提出了一個引起極大迴響的論點──「根本沒有ADHD這東西。」
書中提及,作者在過去五十年看過數千個呈現ADHD徵狀的病人,發現有些所謂「病童」,其實只是因為缺乏鐵質導致貧血,繼而造成疲勞、專注力差、記憶力差等問題。一旦從飲食入手改善了缺鐵的問題,孩子的表現行為也就大幅改善。

也有一個七歲女孩的個案,因為在課堂上常大聲講話,坐立不安,已被確診為ADHD,並要服藥治療。後來,醫生讓她做了視力檢查,才發現她有嚴重的近視,她在課堂上的搗蛋行為原來是因為無聊──她根本無法看清楚黑板上的字,也就當然無法跟得上課堂。一副近視眼鏡,讓她一夜之間幾乎「回復正常」。

書中還提及另一個常引起所謂ADHD的原因,就是缺乏睡眠。學齡小孩每天需要十至十一小時的睡眠,睡不足,上堂時自然無法專注。

上述「病因」,看來都是香港小孩普遍的問題。近年也真的聽見愈來愈多朋友的孩子被確診ADHD,我於是立即把文章傳給這些朋友,得來的回覆意料之外,幾乎沒人質疑過對與錯的問題,反有幾個爸媽傳來類似的說話:「讀完這文章後,感覺舒服多了,謝謝你。」

好奇之下,再看看這個名為「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的由來。聯盟原來是由台灣一群關注兒童及少年發展的醫生、老師、學者、家長等組成,網站有這樣的一段說話:「每個孩子的狀況都不同,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資訊給家長與主要照顧者,藉此充權家長與主要照顧者的選擇能力,使其有能力逃脫單一的價值論述。最後目的,除了提供家長一個支持的網絡,也避免孩子成為主流價值與觀點的犧性者。」

他們不但舉辦講座、論壇,還拍攝紀錄片,做繪本分享,讓社會大眾反思孩子的特質。繪本中的孩子不都是蹦蹦跳的麼?大人總是要求孩子坐定定而孩子做不到,究竟是小孩有問題,還是大人有關題呢?

但願香港都有這樣的一些敢言敢做的組織。

「還孩子做自己聯盟」:http://www.letchildrenbe.org/


珍珠宮

積分: 33878

2024年龍年勳章 牛年勳章 2018復活節勳章 開心吸收勳章 好媽媽勳章


發表於 14-10-21 12:23 |顯示全部帖子
Thanks for sharing.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