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2


大宅

積分: 4469


1#
發表於 18-9-13 17:27 |只看該作者
心田播種分勝負
觀念心態分高下
得財不喜
失利不憂
享譽不驕
~~~~~~~~~~~~~~~

※ 平常心是道。我們的心就像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荊棘,就會遍布荊棘,給我們帶來痛苦;如果播下花種,就會盛開鮮花,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每天想什麼、做什麼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是在給【心靈播種】

※ 我們的所思所行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外在結果,即事情的客觀結果;一是內在結果,即起心動念所形成的【心理記錄】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種子】。


大宅

積分: 4469


2#
發表於 18-9-13 18: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當這些種子遇到合適的環境,還會繼續生長,積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後,又會促使我們去重復它,並在重復的過程中日漸壯大。【當某種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主導整個生命。如果這種心理是負面的,就會使我們成為它的犧牲品。】就像那些犯罪者,固然是給他人造成了傷害,但他們自己何嘗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們是自身煩惱的犧牲品,是負面心理的犧牲品。此外,有些人是愛情的犧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犧牲品,有些人是賭博的犧牲品,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大宅

積分: 4469


3#
發表於 18-9-13 18: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從未管理內心】,最終,在不知不覺中使不良心理強壯起來,【結果使自己淪為傀儡】,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扭轉這一局面,就必須了解並有效管理內心。對生命來說,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因為【心】才是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無從逃避也無法捨棄的

※ 現代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的心態不好。很多人在物質達到一定水准後,發現自己並未得到預期的【幸福】(不知足),甚至出現種種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這才意識到,人生問題不是物質就能解決的,根源在於我們的心。所以,心理學也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大宅

積分: 4469


4#
發表於 18-9-13 18: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在我們內心,除負面心理外,還有很多良性心理,需要特別加以培養,這樣才能有效改善生命品質。每種行為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力量。這種力量又會積累為心理習慣,久而久之,成為我們的性格,成為我們的人格,成為當前的生命素質。但人性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修行加以改變,否則我們就沒有希望了

※ 佛法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無常變化的,關鍵在於調整。那麼又應該怎樣進行調整?


大宅

積分: 4469


5#
發表於 18-9-13 18:1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8-9-13 20:34 編輯

每個人的存在無非就是兩種東西,一是【觀念】(價值觀),一是【心態】(平常心)。觀念會制造心態,心態又會影響觀念的形成。我們每天會面對很多問題,並對我們產生不同影響。那麼,同一件事是否會對每個人產生同樣的影響?顯然不是。因為這種影響程度是取決於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事實上,任何事都有無限的可能性。若能正確面對,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所謂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大宅

積分: 4469


6#
發表於 18-9-13 20:3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空性是佛法的最高理論,它告訴我們,每個有限的當下都是無限。我們之所以把它看做有限,和我們的認識有關,也和我們對它的設定有關。所以,關鍵在於怎樣看待。若從主觀情緒出發,所見都是自身的設定,就會得失,就會有對立,進而引發不良心行。反之,若能以智慧觀照一切,當下就能超然物外,化解一切的得失和對立

※ 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保持一顆【淡定、自然、從容、自信】的心態、學會【放下】。不要理會妄念的干擾,不要左右本來的真意,形體與心意相合,如此即是平常心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人自然不會被物質的奢華吸引,也不會被如潮的塵海淹沒


大宅

積分: 4469


7#
發表於 18-9-13 20: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平而能常、得真自在。「平」,我們的心要和天平一樣,依世間法來說,就是要公正;以佛法來講,不但是要公正,而且要不住兩邊。什麼叫作兩邊?有成就有敗,有得就必有失,有善就必有惡,有佛就必有魔,有內就必有外,有高就必有低,有遠就必有近。凡夫的心時時刻刻都在攀緣兩邊,時時刻刻都需要外在的肯定;假使不受肯定,馬上就消極、悲觀,甚至於走上絕路。什麼原因呢?就是沒有平常心

※ 什麼叫作「平」?就是不落入兩邊。聽到別人的讚歎,不因此洋洋得意;聽到他人的毀謗,也不起煩惱,我們這念心就安定下來了,這念定心就有智慧、就有定力,這就是平常心


大宅

積分: 4469


8#
發表於 18-9-13 20: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8-9-13 20:50 編輯

※ 什麼是「常」?現在聽聞佛法,遇到人家毀謗自己,可以忍得下來;遇人讚歎,我也不高興,好像是做到平常心了,但是,不常。怎麼說呢?今天做到了,說不定明天又忘記了,這就是不常。在順境時做得到,在逆境時又做不到了。儒家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就是這個道理。大富大貴的時候,我們這念心要自在;貧賤之時,這念心還是要自在。這個自在是安住在平常心而來的,平常心才是真正的自在

※ 我們這念心達到「平」、達到「常」的境界,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樣,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這潭止水沒有波浪,這面鏡子當中沒有一點塵垢。


大宅

積分: 4469


9#
發表於 18-9-13 20:5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這念心當中沒有煩惱,不患得、不患失,面對外在的境界時,這念心都是在理智、在定力、在慈悲當中,這就是平常心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是說,不要以物質的得到而喜悅,因失去而悲傷。不以自己的富裕而鄙視貧苦的人們;不以名牌的多少衡量一個人的地位;不以財富的多少而顯示自己的力量;不以生活的享樂而忘卻品德的修養;不以金錢的拼搏而迷失人生的方向。人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更應當有更高的追求,金錢與物質既可以得到,也可以失去。錢多時惜福得當,錢少時粗衣淡飯;得到時心裡平靜,認為這是上天的恩賜,


大宅

積分: 4469


10#
發表於 18-9-14 14: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自己努力的回報;失去時處之泰然,認為這些都是浮雲。得不喜,失不憂,有也好,無也罷,順其自然,思想的豐富,知識的獲得,精神的提升,美德的推廣,是人生的高級享受。人生唯有不拘於物,不困於時,方能更加自在快樂

※ 「不以己悲」一是說不要總是感嘆自己命苦你認為自己困苦,可千百年來,天下眾生中的許多人,所遭受的苦難要遠遠超出你的想像。你難道比一生下來就是重度殘疾的人更苦嗎?你比納粹猶太人集中營的人更苦嗎?你比天災中一下子失去所有親人的人更苦嗎?你比沒錢醫治而自己不打麻藥鋸掉腿的人更苦嗎?如果你老是感嘆自己悲苦,那就不是可憐而是可笑。


大宅

積分: 4469


11#
發表於 18-9-14 14:4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總是抱怨自己命苦的人,不會改變任何現實,只能是生老病死之中默默離去。二是說不要總是以個人的得失好惡而評判天下,而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這是一種愚昧自私。人不僅要以正當的方式謀得自我生存,更要有客觀的眼光和大我的境界看世界,更要有責任盡力幫助別人,推動社會進步,提升人類文明,這才是寬廣的人生,至高的人生

※ 學會以平常心面對人生,點滴而爲,逐步【修心】。不對週邊發生的人物事妄下價值的判斷,眼看不真、耳聽不準,畢竟每人的價值觀有別。學會每天讓自己保有寧靜的空間,該放鬆時放鬆,靜中才可生智,反思得失。更要學會【管好自己的心】


大宅

積分: 4469


12#
發表於 18-9-14 14: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讓心靈播下幸福愉悅的種子 :

# 1、得財不喜是平常心
人之性,在有所得;老年得子,貧時得寶,寒時得衣,飢時得食,都喜不自勝。有所得不禁歡喜,此乃人之常情,但是有修養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錢財有無,在他看來不是很重要,所以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這就是平常心

# 2、失利不憂是平常心
世間上,好事不常有,難堪事則經常發生。有的人生意經營不善,失利了;股票崩盤,失利了;甚至銀行也會關門,大公司也會倒閉。失利時,有人想不開,煩惱憂慮,有人看不開,情緒失常。所以佛法講“有日要思無日時”,得財固然是好事,失利也是常事,何必太計較?


大宅

積分: 4469


13#
發表於 18-9-14 14: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只要有信心,一切都可以再來,這就是平常心

# 3、享譽不驕是平常心
人在無所得時,尚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一旦享有榮耀名位時,就不容易有平常心了。例如體育競賽,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平常心;創業時,享譽不驕,受辱不計,就是平常心。歷史上,韓信不計較“胯下之辱”,所以能成就大事,這就是平常心


大宅

積分: 4469


14#
發表於 18-9-14 14: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 4、受謗不惱是平常心
一個人受到別人的毀謗,叫他不氣惱,非常不容易。尤其感覺委屈冤枉時,更如火上加油,心生嗔念,甚至與人拚得你死我活,不肯罷休。假如受謗時,能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被人冤枉了,心想這是為自己做一警惕,不懷嗔恨,仍能如如不動,那就是平常心。 有了平常心,有所得時就不會過分貪求;有所失也不會過分煩惱;有了榮耀,看成是大家的成就;受到毀謗,反而覺得受到了教益。能以平常心處世,人生何處不春風
1536907826640.JPEG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