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大宅

積分: 4469


1#
發表於 19-8-22 11: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22 11:50 編輯

【轉載】

舉頭三尺有神明
離地三尺有神靈
不滯於物
不困於心
不亂於人
魚水同樂共歡欣
因果承負不欺民

~~~~~~~~~~~~~~~

※【舉頭三尺有神明】解義 :

中國有句古話叫「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天良喪盡、壞事做絕,因為就在頭頂三尺的地方便有神明監察著你的一言一行,並根據人們的行善作惡來斷定「因果」禍福


大宅

積分: 4469


2#
發表於 19-8-22 11:5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佛法説【因果】、道教倡【承負】,其理論認為,人們在世間所做的一切事情,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會分毫不差地把這份報應呈現出來,近報在己、遠報兒孫,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會涉及到整個家族的利益。而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兩尊神分配在一起,一尊叫"同生",一尊叫"同名",站在一己的兩肩上。另外還有三屍神,(鬼道的神,神有鬼神和天神之分)一位住在頭部,讓我們多思,一位住在腹部,讓我們多食,一位住在腳部,讓我們多淫,所以當我們吃飽喝足,腳上也很暖和的時候就容易做淫穢的夢,就是這個緣故


大宅

積分: 4469


3#
發表於 19-8-22 11:5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23 12:22 編輯

按道教的解義,「離頭三尺有神名」曰「三台北斗神君」,這是天上的福德正神分身而來,時刻和我們在一起。白天還有「日遊神」,晚上有「夜遊神」。這些神都來記錄我們的意念、言語、行動。然後每到固定的時間這些神明就會拿著記錄到天上和天帝匯報,根據所作增福減福、增壽減壽,另外還有一位神明就是灶神,每到月晦之日也到天上匯報

神靈無時無地不在,人若做了什麼虧心事,或許可以騙得了他人,但騙不了神靈、騙不了 "天眼"、躲不過「因果」,而且或遲或早會遭到一定的報應。古往今來,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1566534162372.JPEG


大宅

積分: 4469


4#
發表於 19-8-22 12: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這也正如佛法所說的「三世因果」,即現世的苦樂乃過去世善惡的業報,而現世的善惡業又影響到未來世的苦樂之果。所以人們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

自古以來,人們在遇到某方面不如意時,就會到相應的廟宇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道觀中都有香案,是擺放香火的供桌。「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原意,是說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著你,如果你虔誠祈禱供奉的話,神明會顯靈幫助你。後來出現了引申義,表示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做任何事,你頭上三尺地方的神明都會看得清清楚,所以任何人不要以為沒有人在旁邊就做壞事,因此含有勸善規過的意味


大宅

積分: 4469


5#
發表於 19-8-22 12: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又有另外一種說法曰「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及時地止惡行善

在中華文化語境內習慣講究對仗,因此「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也被賦予了上下文的聯繫。如「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為:不要以為自己幹了見不得人的事不說給別人聽就過關了,在每個人的頭頂三尺處時刻有神靈在看著你。又如「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還有「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句話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大宅

積分: 4469


6#
發表於 19-8-22 12: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據傳,清朝有一位名叫葉存仁的官員。他為官三十餘年,離任時,手下部屬執意送行話別,但送行的船遲遲不發,葉存仁好生納悶。等至明月高掛,來了一葉小舟,原來是部屬臨別贈禮,故意等至夜裡避人耳目。葉存仁當即寫詩一首:「月白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遂拒禮而去

為什麼葉存仁要說「不畏人知畏己知」呢?這說明葉存仁知榮辱、講自愛。自尊自信的人,有著強烈的榮辱觀,能夠用正確的言行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衡量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於自己名譽、形象的事,因此,他要說「不畏人知畏己知」。


大宅

積分: 4469


7#
發表於 19-8-22 12: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23 12:26 編輯

但並不是每個人自律性都和葉存仁一樣強大,所以就更加凸顯神明的監察意義,於是與「舉頭(頭頂)三尺有神明」這句話聯繫起來,就更加符合大眾人群的需求了

《易經》上說:上天對於驕傲自滿的萬事萬物,總是虧損他,以幫助謙虛的事物。山高處的水,總要往下流,以添補低陷的地方。鬼神對於驕傲自滿的人總要折損他,而庇護謙虛之人。人心也一樣,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恨,惟有謙虛之人,才受人敬重

道教經典中也著重強調曰:善念剛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惡念剛生,禍雖未至,福已遠去。
1566534367852.JPEG


大宅

積分: 4469


8#
發表於 19-8-22 12:1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天地間的司過之神並不是為了督察人們做壞事之後給予懲罰,而是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對萬民實現善道教化。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修心向善,廣積福德,命運自然會改變。不做違背良心和大眾利益的事,完善自己的人格,規範自己的行為,佛法所指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改造自我命運的根本,也是舉頭三尺的神明最願意看到的人間景象


大宅

積分: 4469


9#
發表於 19-8-22 12:2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對當世的許多人來說,因為不明白、不理解佛法的「三世因果」說,又看不到、看不清隔世的因果報應,所以未必會對 “頭上” 或 “地上” 的 “神靈” 信以為真,也未必會把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當一回事,有的人甚至振振有詞地說:“你看社會上那些壞人不是也活得很有滋有味麼,不是也很健康長壽麼?”有的人也因此幹起壞事來窮凶極惡、毫無顧忌。説穿了,也就是讓自己建一下台階、讓自而 "心安理得" 而已,最終,始終是……「害人害己」


大宅

積分: 4469


10#
發表於 19-8-22 12: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23 12:07 編輯

※ 【莊子與魚的解説】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為戰國時代宋國蒙(河南商丘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園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為子部道家類

莊子可能是最喜歡魚的哲學家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將生活的極大智慧,寫進了三條魚的故事裏。讀明白了,人也就活通透自在了。
1566533258679.JPEG


大宅

積分: 4469


11#
發表於 19-8-22 12: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説透了,也就是個人「心態」之修爲,乃佛法中「萬法唯心」之同理同義 :

1. 「北冥之魚」

莊子在《逍遙遊》里寫的第一條魚,是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能化作鵬,遨遊於九天。它會乘着六月的風,飛去南冥。可是莊子卻說它不自由,一旦沒有風,就只能從高空墜落。那時候有一個名叫列子的人,能夠駕着風在天上飛,跟神仙一樣。但是沒風,他也要發愁

站在風口,誰都能飛起來。這樣的自在,靠的是 "外物" (外境外緣) ; 靠着財富、名聲、權欲,才能夠填補自己的空虛。有謂:「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大宅

積分: 4469


12#
發表於 19-8-22 12:2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人一旦被有形的物質或無形的虛妄意欲所捕獲 (財、色、名、食、睡五欲),必然會失去純粹的自我

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欲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

物質上的需求要尋求一個恰當的尺度,「夠用就好」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 (不貪求、不愚痴)

2. 「濠梁之魚」

莊子在《莊子·秋水》說的第二條魚,是濠河之魚

有一天,莊子和惠子路過濠水的橋上。莊子說:「你看這些魚在下面游得多麼快樂。」惠子卻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不快樂?」莊子立刻答道:「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大宅

積分: 4469


13#
發表於 19-8-22 12: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生活就像一齣戲,我們不在別人的曲目里,怎麼能知道別人的悲歡。魚的快樂是自由嬉戲在水中,人的快樂是能夠 "自然、自在" 地生長在世間。一個迎合別人改變自己的人,註定不快樂。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明明與眾不同, 卻總希望和別人一樣」。
好的快樂從來都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眼裏的。與其絞盡腦汁去想着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擁有「正知、正見」而受人尊重的樣子


大宅

積分: 4469


14#
發表於 19-8-22 12: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在莊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不為別人的評價所累】

李煜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詞:「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那一天,李煜在湖邊上遇上了一個漁夫,他喝着酒,耍着魚杆,快活無比。漁夫身處社會底層,可是身為南唐後主的李煜卻羨慕着他的快樂。快樂跟地位才華、榮華富貴並無關係,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樂

生活的好與壞沒有標準答案。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着。不要因為有人喊你攢局,就放棄讀書。「浮於表面都是風光 (因表相而著相),沉下心來自有答案 (定中開慧見實相)」。


大宅

積分: 4469


15#
發表於 19-8-22 12: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也不要因為你的樂趣無用,就放棄它。樂趣的種子,遲早會結出花,讓你的生活變得芬芳

3. 「江湖之魚」

莊子在《大宗師》里寫的第三條魚,叫做鮒,是車轍的小魚。一塊池塘乾了,兩條小魚暴露在陸地上。兩條小魚互相吐沫,互相濕潤,勉強維生。
莊子卻說,與其這樣互相熬着,不如放生彼此,去大江大河裏過自己的新生

天命無常,人如風絮。不知道哪一天你的水就乾涸了,和你相伴的人總有一天會離場。


大宅

積分: 4469


16#
發表於 19-8-22 12: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人與人都是相伴而行的旅者,只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要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要成為別人的附庸

杜甫曾經和李白結伴而行,策馬江湖。杜甫羨慕李白的洒脫和瀟洒,崇拜他的天賦與才華。可惜我心向山,君心向水,他們終究揮手而別。杜甫成不了李白,可那又如何?寫不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就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在莊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個境界是:【找到自我】


大宅

積分: 4469


17#
發表於 19-8-22 12: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8-23 12:20 編輯

尋找自我的路上,或許會顯得孤獨。
但是蔣勛說過,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不能與自己相處,就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擁有自愛、自律、自覺的人,才會久處不厭

莊子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韓寒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我們懂得那麼多的道理,可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 "因、緣、果" 之關係,不是像每一條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所有的幸福都無法複製,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讀懂莊子的三重人生智慧:「不滯於物,不困於心,不亂於人」。身體可以帶着鐐銬跳舞,心靈則要插上逍遙的翅膀。「看破人生、惜緣感恩、放下才自在」
1566533992921.JPEG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