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2

尾頁
   1


大宅

積分: 4469


1#
發表於 19-12-1 11: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12-1 11:31 編輯

【轉載】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良知存、正氣現
良知歿、重業生

~~~~~~~~~~~~

※【三字經是甚麼?】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兒童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歷久不衰。「三字經」取材典故廣範,包括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內容相當豐富。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宅

積分: 4469


2#
發表於 19-12-1 11:3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12-9 00:10 編輯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啟示》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這才可達「教學相長」之路。讓孩子成為一個「受教」的人 ,「受教」,則一切都好說了
1575821405332.JPEG


大宅

積分: 4469


3#
發表於 19-12-1 11: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前路終歸是灰暗的

《啟示》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後總是要後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珍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


大宅

積分: 4469


4#
發表於 19-12-1 11:3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從佛法角度看「個人良心」到「社會良知」】

身處「末法時代」,社會科技進步,經濟發達,財富增多,但是弊病諸多,如社會風氣越來越污濁,道德水平越來越下降,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越來越頻繁,吸毒、搶劫、詐騙、兇殺、家庭破裂等現象越來越普遍等等,這些都與人類「良心」的日漸萎縮有關


大宅

積分: 4469


5#
發表於 19-12-1 11: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因為「良心」就是「正知正見」、是人性的生存基礎,沒有了「良心」,就沒有了「感恩的心」,人的善良便隱沒,人的惡性、劣根性就會暴露無遺、甚至與禽畜無異。如果在沒有以「良心」來規範人類行為的情況下,科技的高速發展,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科技文明既可造福人類,也可以毀滅人類。關鍵在於擁有它的人是否同時也具備了"良知"。現在的情形是:人們在大量地擁有或使用高科技文明的同時,良心卻在一天天地萎縮。於是便出現目前這樣一種令人擔憂的局面:科學經濟越發展,人心越冷漠無情,世界越混亂不安……


大宅

積分: 4469


6#
發表於 19-12-1 11: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一、何謂「個人良心」與「社會良知」?

然而,何謂「個人良心」?「良心」其實就是人們的善心、善性。「良心」雖是每個人本具,但它是隱而不顯的,必需有意識地去培養和開發。也就是說,欲重新喚醒人們的良心,必須加強良心的修養。現代人良心日漸萎縮,就是因為沒有去自覺地修養


大宅

積分: 4469


7#
發表於 19-12-2 17:00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而所謂「社會良知」,就是人類的基本價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維護者。他們一面根據這些基本價值來批判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的現象,另一方面則努力推動這些價值的充分實現,如環境保護、動物保育、社會福利等。他們除了獻身於專業工作之外,同時還必須深切地關懷著國家、社會以至世界上一切有關公共利害之事,而且這種關懷又必須是超越於個人(包括個人所屬的小團體)的私利之上的

而佛法在這兩方面恰恰顯示出一般社會學所無法比擬的超越的智慧和優勢。在人們普遍懷疑心重、信仰淡漠、崇尚實證、迷信科學的今天,真正堪當人類良心之保證的,當然要首推「佛法」


大宅

積分: 4469


8#
發表於 19-12-2 17: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完美的宗教應當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神化的人,放棄了死執的信條及主從觀念,基於物質與精神的經驗而混為一體,那只有佛法才能夠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他還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有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正信的佛教。」

以下讓我們看看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阿拉伯有位甲生意人,他有一匹非常健壯的馬,一天當中,這匹馬可以來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愛護牠。


大宅

積分: 4469


9#
發表於 19-12-2 17: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另外還有一位乙生意人,他每天趕著一群駱駝到各處載運貨物,他看到甲生意人騎著馬,一天之內就可來回運送貨物,心裏非常羨慕

有一天,乙生意人向甲生意人說:「我想用這群駱駝來跟你換這匹馬。」甲生意人回答說:「對不起,我不換。」乙生意人說:「只要你給我這一匹馬,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甲生意人說:「不管你怎麼說,只要我還有這條命在,絕對不願捨掉這匹馬,因為牠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伴侶,所以不能跟你換。」


大宅

積分: 4469


10#
發表於 19-12-2 17: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但是,乙生意人實在很喜歡這匹馬,他知道甲生意人很有愛心,有一天,他就故意穿得破破爛爛,裝病倒在甲商人要經過的路旁。甲生意人看到有人倒在路邊,趕緊下馬。一看,原來是乙生意人,看他好像得了重病的樣子,甲生意人費了很大的力氣,把乙生意人扶上馬背,要送他去看醫生

乙生意人看計謀已得逞,立刻恢復原貌說:「平常我想盡辦法、用盡各種物質要跟你換馬,你都不肯割愛,現在我已騎在馬上,這匹馬就是我的,所以我要騎走了。」甲生意人很平靜地說:「既然你已騎在馬上,馬算是你的,不過請你聽我幾句話,而且要好好記得。」


大宅

積分: 4469


11#
發表於 19-12-2 17:1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乙生意人說:「只要馬是我的,聽再多的話我都願意。」甲生意人說:「請謹記在心,以後如果有人問你用什麼方法得到這匹馬,你一定不能說。」乙生意人問:「為什麼呢?」甲生意人說:「你如果說了,以後若有人生病倒在路邊,就沒有人敢再搭救了,為了防止這種情形發生,你一定不能說,好讓人人保有這份善念。」乙生意人聽了,剎那之間,感到很慚愧、很懺悔,他趕緊下馬來,說:「我一念之差,扭曲了人性之善,我很懺悔,馬還是屬於你的,我還給你,請你原諒。」我們停一停、想一想:這個故事不正是「個人良心」與「社會良知」的最好說明嗎?


大宅

積分: 4469


12#
發表於 19-12-9 00:02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二、佛法信仰是人類良心的保證

為什麼說佛法信仰堪當人類良心的保證呢?因為,佛法的啓悟人─佛陀以他高尚的人格、圓滿的智慧、無限的慈悲以及究竟的實證,為我們揭示了:

1. 順應良心的充足理由──因緣果報


大宅

積分: 4469


13#
發表於 19-12-9 00: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2. 培養良心的修行方法──三學增上,悲智雙運 (學佛法,必須透過「聞、思、修」的功夫,來修「戒、定、慧」三增上學。「戒、定、慧」三學,是佛子們為得聖果,所應修學的三種面向。三學統攝佛法所有的修學內容,也就是說任何的修行法門,都可以歸屬在三學的範疇內)

3. 合乎良心的行為準則──五戒、十善、六度、四攝、八正道等

佛法就是依這三個方面來為人類的良心提供基礎和保證的。「它不怕懷疑,因為它可以實證;它不怕摧毀,因為它是真理;它不怕人們不信受,因為它客觀上關係著我們每個人的真正幸福和自由」


大宅

積分: 4469


14#
發表於 19-12-9 00: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就有關「因果」及「修行」方面略作說明】:

一、「因果」賦予良心之必要以充足的理由

「厭苦求樂是人的本性,離苦得樂是人的渴望」;人類的一切追求,無不以厭苦求樂為起點,離苦得樂為終點。雖然如此,但並不是由此而產生的每一行為都能滿足人們離苦得樂的願望。事實上,人類的許多行為,不僅不能離苦得樂,反而於苦越陷越深。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在於人類對產生苦樂的原因並不真正瞭解,而生起「身在福中不知福」之惡念


大宅

積分: 4469


15#
發表於 19-12-9 00: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aking 於 19-12-9 00:12 編輯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的苦樂並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們自己過去的行為決定的。現在所受,乃過去所作而引起的;未來所受,乃現在所作而引起的。過去作,現在受;現在作,未來受。善行得樂果,惡行得苦果。善惡相應,自作自受,如影隨形,不可逃避、替代或轉化。生命就在這種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的無限迴圈中流轉著,這就是因緣果報。因果規律是宇宙間的根本大法,它是法爾如是,通於三世,非創造才有,亦非受外力的安排和主宰;它不是獨立於人的行為和心念之外的某種神秘力量,實際上,它就存在於我們每一個的一言一行中、起心動念、八識田中
1575821519667.JPEG


大宅

積分: 4469


16#
發表於 19-12-9 00:04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明白了因緣果報的道理,我們就會知道應當怎樣地去選擇自己的行為,以便順利地實現自己離苦得樂的願望。很顯然,根據因果規律,要離苦,必須拔去苦因,也就是要去掉自己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遠離殺、盜、淫、妄等惡業;要得樂,必須廣種善因,也就是要不斷地長養自己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守五戒、行十善,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換句話說,要離苦,就必須遠離 "不道德" 的行為;要得樂,就必須時刻緊守內在的 "良心"。在這裏,利他即是自利,造福人類即是造福於自己,莊嚴國土即是莊嚴自身


大宅

積分: 4469


17#
發表於 19-12-9 00: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這樣一來,道德良心不再是社會對個體單方面的希望,同時也是個體自身發自內心的需要。於是,借助因果規律,自與他、個體與社會、現實與超越、乃至有限與無限、當下與永恆、此岸與彼岸等二元對立,便得到徹底地融合。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講良心不是由於社會的強迫或壓力,而是出自對 "自身生命的關懷和承擔"、是對 "別業與共業" 的認知


大宅

積分: 4469


18#
發表於 19-12-9 00: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二、修行可以保證良心充分的增長

佛法修行的目的在於自在、解脫,即成為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勇者。這一崇高目的,決定了佛法的修行方法帶有自利利他的特點。佛法強調修行要把「自度與度他、自覺與覺他、自利與利他、莊嚴國土與莊嚴自身、自受用與他受用」圓融地統一起來,要求修行者積極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主動承擔責任和義務、自覺地關懷大眾。這一修行理念不僅是廣大佛弟子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深受整個社會大眾的歡迎。


大宅

積分: 4469


19#
發表於 19-12-9 00:06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因為,依佛法的修行原則去做,如守五戒、行十善、修四攝六度等,不僅個人能從中得到受用,如煩惱減少了、身心安穩了、智慧提高了、家庭和睦了、人際關係融洽了、辦事效率提高了、生命的解脫有保障了……等等;同時,整個社會也會從中受益,如果一心為公、為大眾著想的人多了,社會治安自然就好了,人們的道德水平亦隨之而提高了等等


大宅

積分: 4469


20#
發表於 19-12-9 00:0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樓主:

前面說到,現代人普遍面臨著信仰危機,道德水平日益下降,貪心、瞋心、癡心、害心日益嚴重,自我中心觀念越來越強。大家一方面對這種狀況表示強烈的不滿和憂慮,另一方面,又自覺不自覺地以自己的不道德的言行加劇這種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佛法修行思想的大力提倡,對社會自可起到一種教化和感召作用,對個人可以起到一種規範和淨化的作用,從而減少個人的自私心、惱害心、嫉妒心、慳貪心;令自己的慈悲心、喜捨心、平等心不斷地增長,以廣作布施、愛語、利他等善行

首頁
12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