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旅遊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洋房

積分: 323


1#
發表於 05-11-2 15:30 |只看該作者

各地名勝介紹........

維多利亞瀑布

世界著名大瀑布。位于聿巴布韋西北部與尚比亞交界處的贊比西河中段。贊比西河全長2700公里,是非洲大陸向東流入印度洋的最大河流。據地理學家推斷,該瀑布約形成于1.5億年前。1885年,英國傳教士戴維•利文斯敦在探險時發現並以當時英國女王名字命名之。現瀑布附近有一利文斯敦銅像。津當地人稱瀑布為“曼吉昂東尼亞”,意為“聲若雷鳴的雨霧”。
瀑布總寬1688米,是美國和加拿大間尼亞加拉瀑布的一倍半,最大落差108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瀑布氣勢磅因礡,平均秒流量1400立方米,雨季秒流量可達5000立方米。瀑布轟鳴聲及高達500多米的水霧在數十公里內可聞、可見。受岩石分割,瀑布分五個部分。自西向東依次稱為魔鬼瀑布(落差70米)、主瀑布(落差93米)、馬靴瀑布(落差61米)、彩虹瀑布(落差108米)和東瀑布(落差101米)。瀑布巨流沖入寬僅400米的深潭,形成“沸騰鍋”景觀。除部分東瀑布在尚比亞境內外,其餘均在津境內,因此,從津觀賞瀑布,最為壯觀。


子爵府

積分: 12388


2#
發表於 05-11-2 15:43 |只看該作者

Re: 吳哥窟-象台

快樂老實人 寫道:
象台是吳哥王挑選座騎,點將閱兵的地方,南面梯級兩旁飾有「三頭之象 」, 正在用象鼻集合蓮花。再往前的三米高連續牆身,刻有打獵的大象。中間梯級則以神鳥格魯達( Garuda ) 和獅子作為裝飾。

象台是吳哥王挑選座騎,點將閱兵的地方,南面梯級兩旁飾有「三頭之象 」, 正在用象鼻集合蓮花。
古人說夜觀天象,有個觀象之臺,「象」是萬物的形象,《易•繫辭下》謂「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是自然變化和人事休咎的符號象徵。觀天象、觀物象、觀人象,都有深厚學問。

觀象之道,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有極為抽象的一面。在柬埔寨吳哥通的皇家廣場,也有個「象臺」,但這個「象」,已從抽象回到具體,是「大象」之「象」。

吳哥的象臺建於十二世紀末,也是賈耶跋摩七世的年代。臺的長度超過三百米,共有三個平臺。南部的梯級以三頭飾的大象為柱,象鼻捲著蓮花。平臺的牆壁則雕上獅子和神鳥。

象臺刻有不少厚皮動物如大象、犀牛、河馬等圖飾,同時更有迫真的打獵場面。
象臺的外觀,主要是厚皮動物如大象、犀牛、河馬等圖飾,栩栩如生,氣勢迫人。浮雕所見,甚多迫真的打獵場面,包括象獅的打鬥。高臺的週遭,圍以蛇形的欄桿。可以想像,古代的吳哥王,站在象臺上作檢閱,舉行各種公共儀式,馬隊、車隊、象隊,魚貫在廣場上走過,而吳哥王頭上戴著金色的王冠,在旁的侍女奴婢手持陽傘為他遮擋太陽,儼然是神。

吳哥的大象顯然不同非洲象,而是屬亞洲象,僅雄象有發達象牙,皮厚毛少,肢粗如柱。這種「象的文化」,究竟是傳自印度還是中國,也可考究。譬如說「象車」,中國古代也有,《韓非子•十過篇》便提過,「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又如「象舞」,未知是否周代流行的「象武」?「武」者,「武舞」也。

中國產象的地點主要是在雲南,不及東南亞地區的普遍。但象棋應是源自中國。「象棋」唐時指的是「象戲」,白居易有詩云︰「兵沖象戲車」,到南宋時「象戲」又名「象弈」。

中國沒有吳哥的象臺,但有類似的「象魏」或「象闕」。「魏」者,「闕」也。周制謂天子諸侯宮門皆築臺,臺上建屋,臺門兩旁高出門屋之上為之「雙闕」,因其魏然而高,謂之「魏闕」,是懸示教令之所。「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此之謂也。


子爵府

積分: 12388


3#
發表於 05-11-2 15:45 |只看該作者

Re: 濟州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濟州是歷史之島,若是從濟州的民俗村、城邑民俗村落、濟州民俗博物館等地方來看,濟州的歷史,與海洋及農業的關係密切。
516公路是第一條穿過漢拏山的縱貫公路。 史書記載,在漢拏山北邊山麓的毛興穴,來了三個神人,是為濟州原住民的始祖,並建立了耽羅國。其後,高乙那的第十五代孫高厚三兄弟入朝新羅,以耽羅為國號,並獲封星主,王子,徒內等官職。 對於三姓建國,高厚兄弟入朝新羅的年代,在史書並無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三姓的開國年代,大約是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
因為舉辦二00二的世界盃,濟州加添了不少現代化建設。 高麗太祖建立高麗王朝後,對于耽羅繼續給予新羅時的封爵,希望它繼續臣服,但耽羅拒絕,于是高麗派軍隊前往討伐,耽羅王高自堅屈服,派太子末老來朝。高麗廢止了當時使用的國號乇羅,設置耽羅郡直接統治。在一一二一年,高麗又將耽羅郡改稱濟州,這是「濟州」一名的由來。 濟州重大變化,始自一八九四年,百年滄桑,一言難盡。當年朝廷宣布施行甲午改革,採用西方制度,其影響也傳到濟州,升格為濟州府。但百姓則面臨傳統與改革之間的巨大變化,人心惶惶。 先是宋啟弘等人以反對斷髮令為理由,興起民亂(一八九六)。其後是抗拒州牧苛政的房星七之亂(一八九八),又有對抗天主教徒跋扈的李在守之亂(一九0 一)。 而隨著朝鮮王朝的衰亡,濟州也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日人在濟州島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包括環島道路、濟州港等,為濟州帶來了變化。到日本殖民後期,日人為了將濟州島建成關東軍的最後要塞,對濟州施加殘酷的剝削。 濟州在美國軍政時期,改編為道制。繼而韓戰爆發,令濟州曾多至二十萬以上的難民。戰後濟州首先是鋪設了穿過漢拏山的第一條縱貫公路(516公路),但跟著爆發了六十年代的柑桔栽培風潮,七十至八十年代的觀光開發風潮。到今天,二00二的世界盃,若干賽事在濟州舉行,濟州也因世界盃加添了不少現代化的建設,但難免也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濟州的歲時風俗,每年隨季節變換,這是傳統民俗,最能展現濟州特色,且與韓國的一般習俗融合。
每年一月初一到十五,濟州人都有慶典,以求趨吉避凶。 一月是一年之始,因此從初一到十五,都有慶典。初一祭祖先,相互拜年,及占卜一年時運。立春之日,濟州人謹言慎行,祭祀時選取吉日,分巫俗式及儒教式。另外,正月也有放風箏、將草人丟到遠處等習俗,期望災禍遠離。 二月被稱為「靈燈月」,舉行靈燈祭,對象是「靈燈神」,即靈燈婆婆。這是保護漁夫、海女及漁產的神明。據說「靈燈神」每年二月造訪濟州,在海中撒下各種漁產種子,然後在二月十五日離去。
三月的重要習俗,有三月十五日在北濟州郡舉行烈女祭,紀念烈女高氏,又到溪邊祭水神,祈求孕婦授乳順利。四月中有佛祖誕,過去各祠堂都會點燈慶祝,有時更會剃掉小孩頭髮。 五月端午節,過去是家家祭祖慶祝,並且採集各種藥草來吃,更有清晨起來觀看金星的習俗。六月初,農家會祈求神明保佑西瓜、黃瓜等順利成長;六月二十日是吃雞之日,據說男人要吃公雞、女人要吃母雞,才有效果。 七月的中元節,農民不用下田工作,到海邊弄潮。據說這一天的浪潮能治百病。另外有祈求畜產興旺的白仲祭,以及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的儀式。八月的重要的活動是「伐草」,即前往祖墳除草。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在家祭祖。以前更有稱為「照里戲」的拔河比賽。 九月最重要的活動是巫俗的謝神儀式。九月秋收結束,人們聚集在自家後院,祭祀蛇神(後院婆婆)。十月開始將一年辛苦於農事的牛馬放牧,放牧前要將牛馬烙印,以作區別,並且舉行祭祀儀式。 十一月除冬至外,沒有特別節日。民俗相傳,若冬至天氣暖和,明年就會多病。這天會吃紅豆粥。 十二月是一年最後一個月,濟州風俗,把大寒之後的第五天到立春之前的第三天,稱為「新舊間」,大約為期一週。濟洲傳統認為,在這段期間裝修或搬家,必能平安無事也。 總括而言,濟州的歲時風俗,與農業及漁業社會相關;若與中國傳統民俗相比,便知濟州文化,受中國的影響甚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遊時喜歡看民俗,民俗反映不同地區人民的衣食住行。民俗學是一門有趣的學科,國際的通用術語是Folklore,原本是局限於研究文明社會古文化的殘存物,但近半個世紀以來,其研究對象已擴展到民俗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一門煥發著青春的人文學科,凡屬民眾群體的規範行為、觀念、語言、器物等的研究範疇,甚至是現代學、未來學以及邊緣交叉學科的策源地。 在韓國的濟州島,有多處博物館及民俗村可供民俗喜愛者研究。例如濟州民俗村,位於南濟州郡表善面表善里,在五萬多坪的土地上,重現了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濟州的村莊和生活風俗,其中有山村、漁村、植物園、市場、漁具展覽場、巫俗信仰地區、官衙等,另有八十棟濟州草屋形成的村落。
民俗村展出了昔日山村所用的水瓢、打水用缸等。 濟州民俗村不僅仿造了村莊的外貌,更把濟州人生活的房屋原封不動地搬過來,復原至幾乎達到完美的程度。在民俗表演場,每天表演四次「四物打擊樂」、假面舞等;在民俗工藝村,有傳統工匠演示木工、竹工、織布等工藝,再現昔日的生活景象。 昔日的山村,形成在海拔三百米以上的平原地帶,以半農半牧為生。其傳統房屋,包括窩棚、人之家、獵人之家、獨柱窩棚等十七棟。在民俗村內看到的展品包括定柱石定囊、打水用缸、用貝做的水瓢、木鞋、棰衣石、茅廁、石頭爐等。 至於濟州的漁村,也很特別。由於淡水稀少,因此以山泉為中心形成。漁村住民以半農半漁為生。如今在民俗村內,便有漁夫之家、海女之家以及漁具展覽館等傳統房屋共十一棟。 值得一提的是村內的官衙,或叫監營或營門。在朝鮮時代,濟州牧官衙建築叫「本廳」,如今在民俗村裡面,便有模擬的建築。濟州營門的本廳是牧使的辦公室,在該處辦理案件、收供糧、防範外敵以及解決百姓疾苦。 據說牧使辦案時不露正面,以防刺客。知印、日守、使令等,住在本廳的側室,幫助牧使辦理瑣事。至於本廳旁邊的草屋,是關押囚犯的監獄,用木欄隔開。本廳前的內大門和外大門之間的左邊鄉廳裡,有一人座首,兩人別監,四人有司。正在進行鄉飲酒禮、 鄉謝禮等。 鄉廳又叫做「留鄉所」或是「鄉射堂」。從鄉廳人員都來自民間,可以發揮聯絡官吏和百姓的橋樑作用。本廳的右邊有營吏廳,由吏、戶、禮、兵、刑、工等六房官員,負責管理戶籍、收租稅,負責管理上供品、迎接官員、負責安排牧使民訪等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濟州島是個神話之島,有不少名勝古跡,充滿神話和傳說,是個具有一萬八千個神靈聚集的地方。
三姓穴最神奇之處,在於即使滂沱大雨,此洞也永不積水。 中國人滿天神佛。道教的神,諸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九天玄女以至麻姑、鍾馗等,大家聽得多了。還有民間俗神、南極仙翁、月下老人等為人熟知,但茶神、酒神、馬神、娼妓神,就少人道及。特別是馬神,我常感奇怪香港馬迷何以不祭馬神? 祭馬神的制度遠自周代,到清代仍興盛不衰。香港的馬主,絕對該祭馬神,這樣就可以祈求馬神保佑自家養的馬又高又壯,可以跑出頭馬。
不過論神靈之多之冠,也陪n算是韓國濟州島。一個小小海島,神靈之多,有的從天上下來,有的從大海出來,也有從地下冒出來的,滿島都是神。 最為濟州人熟知的神話,是雪門台婆婆的故事。據說佷久前有個神仙叫雪門台婆婆,體格甚大,用裙子運載泥土堆成漢拏山。但婆婆的裙子破爛有洞,運載時落地的土形成三百五十多個山岳。當雪門台婆婆睡覺時漢拏山當作枕頭,兩腿伸到海上。她有五千多個兒子,那是漢拏山靈室奇岩的五百個羅漢。 另外還有靈登婆婆的故事,主管大海的安寧和漁業。祭祀她可祈願濟州海女的安全和漁業的豐饒,叫「靈登祭」。 最神奇的要算是三姓神話。據說在太古時期,濟州沒有人類,忽然有三位神從地上冒出來,分別姓高、姓梁、姓夫,穿著皮衣,打獵過日子。有一天他們去漢拏山俯瞰大海,海上漂流下來一個木箱,打開一看,跑出穿了藍色衣服的美女,是碧浪國的公主,還帶備了小馬、小牛和五穀的種子。結果三位神人與三位公主結了婚,開始建立莊園,稼養牛馬,生活日益富裕,建立了濟州的人間世界。 雖說是神話,卻有不可思議之處。往濟州市二徒一洞參觀「三姓穴」,據說是三神人誕生的洞,其中一洞深度深至海,其餘兩洞只見痕跡。奇在此洞無論怎樣滂沱大雨,也永不積水。另外,洞的週遭,可見到有三千年歷史的老松、朝綠樹和櫻花樹,但所有樹都向著這個洞卑躬屈膝地低頭,是否自然界的巧合?而我的感受則是,整個環境瀰漫著莊嚴肅穆,虔敬之心油然而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民俗村與濟州島村莊入口,可以看到壓低帽子,微斜著頭,大眼睛的石像,這是濟州的標誌和象徵,是一個叫「多爾哈魯邦」的守護神,全島到處都見到它的石雕像,且應用於商業設計,眼睛突出,鼻子粗禿,嘴巴緊閉,在威嚴之中不失滑稽。 在今天,「多爾哈魯邦」正在向全世界宣揚其名聲。 所謂「多爾哈魯邦」,是「石頭公公」的意思。這些石像,原來不叫「多爾哈魯邦」,只因好記和容易稱呼,這個名字便流傳開來。但正式得到確認,是在一九七一年八月廿六日,濟州道文化財委員會在指定民俗資料時,經過一番討論,決定以「多爾哈魯邦」為此一文化財產的正式名稱。 據考證,「多爾哈魯邦」從前有buk-su-mo-li (意思與圖騰相近)、翁仲石、望柱石等稱呼。 除了名稱外,以前遺留下的真品「多爾哈魯邦」,目前得到確認的有二尊在漢城景福宮,濟州島仍保存有四十七尊。 濟州人樹立「多爾哈魯邦」的目的和意義為何? 歷史文獻並無記載,民俗學者根據訪談及田野調查結果,認為可歸納兩點: 其一是守護神的功能,具有闢邪、防惡疾流傳、避戰禍等功能;其二是標示性的功能:置于州縣政府的所在地,一方面昭示民眾,同時也能突顯政府的尊貴。


子爵府

積分: 12388


4#
發表於 05-11-2 15:46 |只看該作者

檳城 -- 喬治城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檳城的首府是喬治城,一座十九世紀的中古城市,也可說是一座活的歷史城市,有著濃厚的傳統,到處矗立的古老廟宇、組織會館、菜市和老商店,令人回味。

檳城的土生居民和檳城歷史密不可分,從他們的祖父祖母那一代開始,飄洋過海,在這島上扎根,傳宗接代、開枝散葉。喬治市印證著時代的變遷,移民的發展和歷史文化。

在喬治市仍能體會到古色古香的戰前店鋪。
喬治城的戰前老屋有八千二百多間,受法令保護。然而這項法令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底撒消後,老屋的租戶,要面對迫遷和讓路發展的處境,老屋可能要成為歷史陳跡。幸好如今遊喬治城,仍能體會到古色古香的戰前店鋪和咖啡茶館所散發的咖啡香,以及有著及中西各異的文化傳統。

座落于喬治城一方的康華麗斯古堡(Fort Cornwallis),是萊特船長首次踏足檳城的地點,原本是木造的,一八0四年由獄犯改為水泥結構,如今則有露天劇場、歷史館,館內設有手工藝紀念品中心。荷蘭於一六0六年送給柔佛王的著名大炮也在這裡陳列。自古以來,當地渴望生男育女的不孕婦女,都會在炮管內獻花,禱福祈子。入場費低,只收馬幣一元。


前身為市政廳的大會堂屬於典型英國百拉殿式建築。
其次若沿南部大草場而行,可直達位于萊特街的檳州議會大廈。這是以希臘圓柱為門廊的建築物,建于19世紀,設計精雅,其前身為警寮。州議會的另一端便是馳名的海邊小食中心。

與市議會並排而建的是市政廳,闢有陽台可眺望整個球場。以前這裡的名門望族濟濟一堂,居高臨下觀看球賽。這座建築物的捐獻人是辜尚達,檳州首位華人甲必丹的後裔。

辜尚達又是檳榔嶼著名的餉碼承包商(「餉碼」主要由鴉片煙、賭博和酒所構成,通常由殖民政府公開拍賣給標價最高者),在檳城有財有勢。一八六九年,辜氏曾在這座建築物設豪宴款待當時來訪的愛丁堡公爵。因此也被命名為「愛丁堡之宮」。

如今這座典型英國百拉殿式建築,圍繞著科林斯 ( Corinthian ) 式樑柱和闊大窗門,瑰麗莊嚴,已改稱為大會堂,用作展館之用。而原有的市政廳則遷往高達六十五層的光大中心(Kontar,原名是 The Complex Tun Abdul Razak,即東姑阿都拉曼大廈。)


子爵府

積分: 12388


5#
發表於 05-11-2 15:47 |只看該作者

澳門 -- 博物館及紀念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澳門博物館座落於大炮台山,於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九日落成,是一座有系統介紹澳門歷史、文明和民間風土人情的綜合性博物館。場館是以昔日的天文台為基礎,依大炮台山形勢建築為樓高三層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面積約二千八百平方米。展出的展品共計三千多件。

第一層以澳門地區文明的原始為主題,介紹澳門的起源,新石器時期至十七世紀中葉,澳門的貿易情況,這個時期亦是澳門的黃金期。展

覽以東西交匯為序幕,說明中國及歐洲文明的各自發展,直至在十六世紀才匯合,也可看到當時如何通過海路和陸路的貿易網絡,讓東西方的產品得以交流。

第二層是有關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展示通過當地文化衍生的不同題材,為澳門的社會文化帶來獨特的一面,包括有澳門的傳統節慶、日常生活、傳統手工藝及典型行業等。第三層是有關澳門當代的特色。

筆者感興趣的是博物館有關澳門火柴業的介紹。澳門火柴業起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其後一度發展興旺,澳門火柴在當時是遠東最好的,行銷甚至遠達歐美,直至五十年代開始因為中國大陸加入競爭才漸走下坡,到七十年代便完全消失。

展品中可以看到各個不同火柴廠出產的火柴,如昌明、大光、東興、萬國,民生等,而且各式標簽,有三角體、孫中山畫像、鹿頭、獅球、壽桃及牌坊等。

另一有趣展覽是介紹澳門爆竹業,也如火柴業一樣,已成歷史陳跡。在二十世紀初期,爆竹是澳門的重要出口商品,但自六十年代開始,由於外國市場銷路不佳,爆竹業漸趨式微,到九十年代已完全停產。如今的藏品,可看到搓炮殼機(俗稱炮仗凳)、埋餅模以及一些爆竹標簽,包括筆者童年時見過的均益號、廣萬隆、廣聯盛等爆竹。


子爵府

積分: 12388


6#
發表於 05-11-2 15:49 |只看該作者

林則徐紀念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林則徐紀念館在蓮峰廟內。蓮峰廟建於明朝,佔地遼闊。此廟古名「天妃廟」,規模較小,供奉天后娘娘。從清代起多番擴建,修葺成今日規模。

林則徐紀念館在蓮峰廟內
現時主廟供奉觀音天后,十九世紀中葉,清廷官吏林則徐到澳巡閱。現時在廟前空地建有林則徐全身石像,重五噸、高三米,藉以紀念林氏到澳一事。

林則徐紀念館是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蓮峰廟內落成,紀念林則徐銷毀鴉片。一八三九年,兩廣總督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堅決實行禁絕鴉片措施,在虎門銷毀二百多萬斤鴉片。

館內擺放了真人大小的模型,再現當時林則徐接見澳葡官員的情形
由於當時澳門是鴉片集散地,林則徐遂於同年七月,偕同總督鄧廷楨來澳門巡視,走的是陸路,經關閘入澳門。計林則徐留澳門,共三個小時,借用廟宇作官衙,傳見葡人,是以主人身份,不失其立場與主權。

據說早在抵達澳門之前,林則徐即用密件囑廣東官員派人化裝調查澳門煙犯。為了瞭解「夷情」,林則徐從在澳門發行的英文報刊摘譯有關資料。這些資料涉及西方政治、經濟、軍事、地理及風土人情,讓林則徐瞭解到英國政府縱容鴉片貿易及其獲利情況,並且對西方國家的社會、政治、文化也有一定瞭解。

吸食鴉片的器具
林則徐在澳門所採取一系措施,很注意策略,在重申清廷對澳門擁有主權前提下,維持現狀,並且對澳門進行全面戶口清查,因而在談判期間,澳葡當局懾於形勢和壓力,只好配合清廷行動。

今日的紀念館內藏有虎門銷煙;澳門昔日風貌等圖片,林則徐和清廷之間的通訊資料。另外尚有各種船隻模型:清代的中國軍艦、葡萄牙航船和鴉片存放船等。在紀念館中央,擺放了真人大小的模型,再現當時林則徐接見澳葡官員的情形。參觀者還會看到吸食鴉片的器具。


子爵府

積分: 12388


7#
發表於 05-11-2 15:50 |只看該作者

京都 -- 泉屋博物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京都的博物館中,除了「四大」──國立博物館、文化博物館、美術館和近代美術館外,其他小型的,也極有瞄頭,進內往往帶來驚喜。 我要說的是泉屋博古館,從「哲學之道」走下鹿谷通就可以看到,是個面積不大卻甚雅緻的建築物,環境清幽。 泉屋博古館特別值得一提,因為它所展覽的主要是中國的古青銅器,有中國所無的珍品,世界有名。中國人身在京都,應去捧場。 二00一年是泉屋博古館開館四十週年紀念,當年的展品特別豐富。展出的場刊,有泉屋博古館館長桶口隆康與哲學家梅原猛的對談,從夏商周談到宋代的青銅器,從甲骨文談到象形文字,又論及古代中國文明與黃河及長江的關係。其中最有趣,是研究了四川三星堆遺跡顯示古代蜀民族的美學意識。
博古館有展出頗為少見的青銅器。 博古館所展出的青銅器,頗為少見,以樂器來說,就有商後期的夔神鼓、秦代的金錯龍大鐘等;以酒器來說,有商後期的龜文尊、西周前期的日癸罍等;以食器、水器來說,有戰國後期的鳥蓋瓠壺等;若以銅鏡來說,更是多不勝數,較特別的是前漢的青雲鏡、唐代的伯牙彈琴八花鏡等。 除了青銅器,更有書畫展,展出了一些明末清初遺民的畫家作品,例如八大山人的畫作。石濤的《黃山圖卷》、《廬山觀瀑圖》等,列為博古館的重要文化遺產。 日本人開設的博古館,雖以中國展品為主,畢竟也有名貴的日本文物作點綴。館內就藏有列為國寶屬平安時代的線刻釋迦三尊諸尊像鏡像,鏡中見抑揚細膩的線刻,如來佛坐在豪華的蓮花坐上,兩邊是普賢及文殊兩菩薩,上部見片片花葉散飄,下部以草木作配,是平安末期鎌倉初期的白描圖,鏡胎是八稜形,鏡背有瑞花、鴛鴦、蝴蝶和小鳥,極為精緻。 其他屬於重要文化遺產的,還有平安時的阿彌陀如來坐像、高麗時的楊柳觀音像、北魏時的彌勒佛立像等。小小博古館,看不出是內裡有乾坤!


子爵府

積分: 12388


8#
發表於 05-11-2 15:51 |只看該作者

海事博物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海事博物館是專業性文物展出博物館。舊館是一九八六年由當時的港務處處長蘇勵治海軍中校倡議建立,並選擇了位於媽閣前地的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作為展覽大樓。但其後由於參觀人數不斷增加,到一九九0年六月遷至現址作永久展場。

現時的展覽大樓,其正面建築是按船的形式來設計,座落於河口旁,並與已改為博物館辦公室之用的舊館處於同一廣場。博物館面積八百平方米,樓高三層,具有典型的歐洲式博物館的布局。展品超過二千件,分多個主題,包括捕魚活動、航海與發現、漁民的生活習俗及文物、捕魚工具、船隻的模型、澳門的燈塔和澳門附近海域的魚產品,還設有水族館、餐廳等輔助設施。

1618年前後,果亞--馬六甲--澳門--日本的航線都是由這些大商船行走
最值得參觀的海事民俗展覽廳和海事歷史展覽廳。海事民俗展覽廳展出包括澳門及南中國地區的漁民傳統及藝術,可以看到各類船隻,不同的捕魚技術、服飾、船廠上使用的工具等。

另外參觀者可欣賞到一些富有歷史價值的展品,例如一艘用鯨魚骨制成的龍舟模型。在闊樓展出的十四艘葡國傳統漁船模型也甚有意思。
至於海事歷史展覽廳,集中展示十五至十七世紀,涉及中葡兩國有關的海事歷史。展品內容包括地理大發現時期、葡國航海家使用船隻模型,以及一些輔助航行的用具。
另外,展品有一艘行走於日本和澳門之間,以經商為目的的黑船模型及一扇繪上當時貿易情景的南蠻屏風,彌足珍貴。

宋朝的中國帆船模型
由於澳門港口在歷史上地位顯著,因此展品有一座澳門十七世紀的立體模型,俯瞰當時澳門的港口及其城牆,在通過燈光系統的指示下,可清楚看到各個炮台的所在之處。

最後一提的,是一九九三年興建澳門國際機場時,在附近水域發現一些沉船殘件,相信是屬於一艘十七世紀在澳門沉沒的歐洲船,如今這些殘件,也在博物館展出,極具考古價值。


子爵府

積分: 12388


9#
發表於 05-11-2 15:53 |只看該作者

澳門 -- 大賽車博物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不是在十一月份到澳門的遊客,可能會錯過驚險刺激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澳門當局有鑑及此,一九九三年為紀念大賽車舉辦四十週年,興建了這座博物館。

館內有二十多輛車壇名將的戰車,有方程式賽車、摩托車和車手們用過的物品。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名震車壇、已故車手冼拿的參賽名車及其賽車服。

二00三年澳門旅遊局為慶祝大賽車五十週年,特別為博物館進行重修,並對曾經為大賽車作出貢獻的傑出人物,如葉德利、杜德斯、羅路、冼拿和約翰哥斯密等加以介紹。

光臨大賽車博物館,不但可以了解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悠久歷史,還可以欣賞到曾經在世界著名的東望洋賽道上飛馳並獲得殊榮的各式賽車。

博物館內的各項展品是由政府的不同部門及私人機構提供,通過各方努力,才能使不同類別的原製品集中。例如曾叱吒於東望洋賽道的跑車,便是由私人收藏家和旅遊局相繼捐贈,其中有幾輛更是跑車車主借出。

澳門的格蘭披治大賽源於一九五四年春天,三名澳門葡藉居民:比度、施利華和安達斯,認為在澳門的狹窄街道舉行賽車十分有趣,因此決定在澳門籌辦賽車。

施利華先與香港汽車體育會聯絡,想不到汽車體育會的保羅•狄太竟親身到澳門與他們見面。傾談之下,保羅表示澳門的道路與世界聞名的摩納哥賽道相似,並且遊說施利華等人在澳門舉辦一項格蘭披治賽事,其後更獲得澳門警方指揮官佛列度•告斯的幫助,第一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於是順利誕生。

時至今日,澳門每年十一月的格蘭披治大賽車已成為譽滿國際的體育盛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三級方程式好手參賽,在澳門這條講求車手駕駛技術和準確判斷力的賽道上一較高下。


子爵府

積分: 12388


10#
發表於 05-11-2 15:54 |只看該作者

澳門 -- 國父紀念館

快樂老實人 寫道:
澳門的國父紀念館,是孫文在澳門行醫時的故居,原建築落成於一九一八年,但在一九三0年,對面山邊「兵頭花園」的澳葡政府火藥庫發生爆炸,波及孫逸仙故居慘遭祝融之災,門窗盡毀,牆壁破裂。事後澳葡政府賠償損失。

早年孫逸仙在澳門展開革命宣傳,陸皓東、楊鶴齡、史堅如、楊心如等不時入澳,與孫逸仙議論時局。位於澳門水坑尾巷十四號的楊鶴齡故宅,一度是「四大寇」(孫逸仙、陳少白、尤烈、楊鶴齡)的聚集之所。

一八九三年孫逸仙被澳門葡醫排斥,遷居廣州,但同年七月便與澳門土生葡人飛南第等合作創辦澳門第一份中葡雙語報紙《鏡海叢報》,報上刊登了不少革命政論。此後革命黨人在廣東策劃多次起義,除香港為主外,或多或少也通過澳門的組織聯絡,直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其活動未曾斷絕。

今日的國父紀念館,是火災後孫中山哲嗣孫科,當時任廣東民政廳長,以澳葡政府的賠償加上銀元九萬元,於一九三二年在原址改建成寓所,是一幢具伊斯蘭教色彩的建築物,孫中山原配盧慕貞晚年定居在此,筆者童年時也見過她在該處出入。自盧慕貞在一九五二年辭世後,其寓所於一九五八年再改建成國父紀念館,供各界參觀導覽。

現時館內保留原有的裝潢與陳設,展出孫中山與元配生前的文物、書信與照片,包括孫中山在澳門中西藥房使用的物品,盧慕貞的繡裙,並且有孫中山在廣州出任大元帥時所用的傢具和物品。此外,也珍藏了一些孫中山留下的真跡和革命烈士的合照

這三層樓的建築物,地板全部以原木製成,踏在地板上聲響清脆,二樓圓弧的小陽台是個不錯的觀景台。館側的花園矗立了一尊孫中山銅像。


子爵府

積分: 12388


11#
發表於 05-11-2 16:14 |只看該作者

Re: 泰國一間酒店, 每間房都唔 同feel!

快樂老實人 於 2005-11-02 15:27:28寫道:

泰國一間酒店, 每間房都唔 同feel!
[url=http://www.reflections-thai.com/rooms.html ]http://www.reflections-thai.com/rooms.html [/url]


子爵府

積分: 12388


12#
發表於 05-11-2 16:30 |只看該作者

世界奢侈的旅游胜地系列(原创)

快樂老實人 於 2005-11-02 15:19:27 寫道:

半岛:就这么奢侈一回

  我要和你讲的,不是一家昂贵的酒店,而是一种老式的英伦绅士做派,一股充满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