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翡翠宮

積分: 83153

貢獻勳章 BK猜猜猜慶中秋 +5熱血勳章


1#
發表於 06-8-3 07:42 |只看該作者

林本利﹕10個反對銷售稅的原因

林本利﹕10個反對銷售稅的原因

(明報) 08月 02日 星期三 05:05AM
【明報專訊】作者為理工大學(相關新聞 - 網站)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政府發表諮詢文件,鼓勵公眾發表引入商品及服務稅(相關新聞 - 網站)(即銷售稅(相關新聞 - 網站))的意見。筆者對引入銷售稅一直持反對態度,閱讀過諮詢文件後,令筆者的反對立場更加堅固。筆者反對政府開徵銷售稅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10點(今日先刊出4點,明天續)。

一、結構性赤字並不存在

前幾年政府提出開徵銷售稅,主要理據是政府出現結構性財赤,即使經濟復蘇,300億的周期性赤字消失,政府依然會有300億的結構性財赤,需要透過開徵新稅去解決財赤問題。

但過去兩個財政年度的經驗顯示,政府並沒有結構性財赤問題,只有結構性超支問題。倘若政府能夠控制開支,按照《基本法》規定做到量入為出,根本不會像之前幾年出現龐大的財赤。加上現時政府坐擁過萬億元的外匯基金,每年若能夠賺取五六厘的回報,金額已達五六百億元,相等於每年三分一的經常開支。如此豐厚家底,又怎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呢﹖又何須擔心周期性財赤呢﹖

二、銷售稅無助穩定稅收

其實政府亦知道結構性財赤並不存在,故此今次的諮詢文件,不再強調開徵銷售稅是為了解決結構性財赤的問題,改而強調銷售稅有很多優點。但只要細心分析,便會發覺這些優點並不明顯,有些所謂優點實際上可能是缺點。

首先,政府說銷售稅可以帶來穩定和可預計的收入,理據是這稅項是按消費開支徵收,而消費開支的波幅並沒有像收入的波幅那麼大。

但只要大家翻查本地生產總值統計數據,便會發覺97年之後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一直維持在1.2萬億至1.3萬億元的水平,波動並沒有較私人消費開支為大。私人消費開支從97年的8300多億元,下跌至03年只得7100多億元,跌幅其實較本地生產總值為大。換言之,若按消費開支徵稅,政府稅收的跌幅反而較按收入徵稅為大。

至於過去幾年政府實際稅收出現大上大落的情


翡翠宮

積分: 83153

貢獻勳章 BK猜猜猜慶中秋 +5熱血勳章


2#
發表於 06-8-3 07:43 |只看該作者

Re: 林本利﹕10個反對銷售稅的原因

林本利﹕10個反對銷售稅的原因(續)
(明報) 08月 03日 星期四 05:05AM
【明報專訊】作者為理工大學(相關新聞 - 網站)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昨日刊出首4項反對原因,今日續刊其餘6項。

五、銷售稅(相關新聞 - 網站)鼓勵避稅

政府以為,向消費徵稅較向收入徵稅容易,市民和企業很難逃避銷售稅。政府未免低估了市民和商界的智慧了。政府一旦開徵銷售稅,市場上肯定湧現大量會計師和稅務專家,教導市民和企業如何合法避稅。大型企業會分拆為眾多中小企,每店每年營業額低於500萬,可以獲得豁免。市民為了符合資格獲得政府津貼,會想辦法成為低收入家庭。

由於金融服務毋須徵納銷售稅,日後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會同時提供其他服務和產品,幫助市民逃避銷售稅。政府推出旅客退稅計劃,市民會找來港「自由行」及持「雙程證」的親友代為購物,幫助節省銷售稅。

現時政府徵收的博彩稅、汽車稅、燃油稅和煙酒稅,都要面對嚴重的非法外圍、黑市水貨和走私等問題,令海關(相關新聞 - 網站)及警務人員疲於奔命。開徵銷售稅後,執法部門肯定要大幅增加編制,以打擊逃稅和侵吞稅款活動。現任特首曾蔭權(相關新聞 - 網站)亦曾被傳媒爆出從英國直接進口汽車,可以節省首次登記稅,既然政府高官立了「好榜樣」,市民自然會爭相效法。

六、銷售稅令稅制變得複雜

開徵銷售稅,會破壞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簡單稅制,令我們的稅制變得複雜。數以萬計的企業和慈善團體,要增聘人手和添置電腦器材和軟件,為政府收取銷售稅,或者申請退還銷售稅。

本地的出入口公司、物流公司、零售、餐飲業務,勢必受到嚴重影響。慈善團體要將部分市民的捐款用作處理銷售稅的行政費用,削弱了對弱勢社群的支援。日後旅客出入境、市民出入境都要申報購物資料,妨礙旅遊業發展和與內地經濟融合。

七、銷售稅額外稅收有限

政府5年前估計,若開徵5%的銷售稅,可以為政府帶來300億元的收入。5年後今日,本地經濟環境出現很大轉變,但政府仍然估計銷售稅會帶來300億元的收入。

去年香港經濟增長可觀,私人消費開支上升至8000億。這8000億元消費開支中,約兩成多是家庭住屋的開支,可以獲豁免繳納銷售稅。餘下約6000億消費開支,以5%的稅率徵稅,得出300億元的銷售稅收入。

筆者一直相信政府高估了開徵銷售稅帶來的稅收,低估了市民和企業的避稅能力。即使政府建議的銷售稅覆蓋範圍廣闊,包括市民必須的交通、食品、醫療和教育服務,但由於豁免了數十萬家中小企和金融服務機構(佔12%本地生產總值)繳稅,又承諾不會向汽車、燃油、煙酒、外籍傭工服務等項目雙重徵稅,稅基肯定沒有6000億。

扣除上述豁免後,筆者最樂觀的估計,5%的銷售稅,最多只可為政府帶來200億元的額外收入。扣除近百億元的津貼和行政費用後,政府的額外收入可能只有百多億元,不及去年的財政盈餘。

八、銷售稅鼓勵政府揮霍

政府一旦引入銷售稅後,倘若收入遠低於預期,自然會提高稅率去增加收入。政府官員多了一個徵稅途徑,可能更加揮霍。到時不單要修葺官邸,築建魚池,興建新政府總部,聘用更多的局長、副局長、局長助理和公關,甚至可能要像外國元首一樣,要有專用飛機、遊艇和度假別墅。

九、銷售稅破壞社會和諧

過去幾年,政府一直強調要促進社會和諧,避免各階層分化。現在政府卻在收入十分豐裕的時候提出開徵銷售稅,一方面向市民徵稅,另一方面又向市民派錢,明顯是要分化市民,希望個別階層及專業團體貪圖短期利益,支持引入銷售稅。政府向市民承諾扣減水費及排污費,變相鼓勵市民浪費食水,不利於環境保護。

十、銷售稅損害香港競爭力

政府開徵銷售稅,除了損害香港簡單稅制和購物天堂的美譽外,還會削弱香港在轉口和物流業方面的優勢。開徵銷售稅後,本地和內地的價格差距擴大,鼓勵更多市民北上消費,嚴重打擊本地消費市場。日本開徵銷售稅後,經濟便衰足十多年。

政府向綜援及低收入家庭提供數十億元的津貼,這些家庭拿了政府津貼後往內地消費,令政府不但無法增加稅收,反而增加了開支。開徵銷售稅後,市民和企業將會花更多時間去研究逃稅避稅,政府及私人企業的行政成本大增,這一切都會損害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倘若政府根本無意或無法開徵銷售稅,便應該提早結束諮詢,鳴金收兵,不要繼續分化社會,浪費市民的精神和時間去反對開徵銷售稅。

【二之二】

參考資料

1. 政府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相關新聞 - 網站)諮詢文件

http://www.taxreform.gov.hk

2. 商品及服務稅傳媒工作坊參考資料

http://www.taxreform.gov.hk/chi/pdf/media_workshop.pdf

http://hk.news.yahoo.com/060802/12/1qvet.html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