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及(按此),#讚美孩子時強調他們掌握到的技巧,比強調他們相較於同儕的表現,更有效推動孩子的 #學習動機!這次我們探討家長在讚美孩子時經常做的事:獎賞。
例如:孩子喜歡畫畫,亦畫得很好,甚至贏得比賽,家長說:「你呢幅畫畫得很好!我買份玩具俾你做獎勵啦!」-大家覺得這種做法好嗎?
在Greene和Lepper(1974)的經典研究中,實驗人員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在畫完圖畫後得到外在獎勵(「好孩子」獎狀一張),另一組在畫完圖畫後沒有得到任何外在獎勵。兩個星期後,實驗人員暗暗觀察幼兒的自由活動,發現只有五成在實驗中得到外在獎賞的幼兒主動畫圖畫。相反,九成在實驗中沒有得到任何外在獎賞的幼兒主動畫圖畫!
根據Bem(1972)的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我們經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做這件事情?」如果我們看到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例如:獎狀、獎品等,當這些外在動機不復存在,我們便不會再做這件事情。相反,如果我們見到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例如:個人興趣、道德標準、認同這件事情的意義等,就算沒有外在動機,甚至沒有人監督,我們也會繼續做這件事情!
如果孩子本身已很喜歡畫畫,在讚美孩子時,家長可以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內在動機:「你好專心好俾心機畫呢幅畫喎!你實好鐘意畫畫啦!」、「見到你畫得咁好,媽媽同你一樣都咁開心!」;亦可以考慮把畫掛在家裡的牆上:「幅畫咁靚!爸爸要掛起佢整靚d屋企!」。至於外在獎賞,就可免則免啦!
文獻出處:Bem, D. J. (1972). Self-perception theory.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6, pp.1-6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eene, D., & Lepper, M. R. (1974).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children’s subsequent intrinsic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45, 1141-1145.
筆者: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林俊彬博士、保良局社會服務部教育心理學家張溢明先生
插畫: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