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

1.9K

依附理論-如何從親子互動看小朋友未來的社交活動?

上篇文章說到的猴子實驗只是依附理論的前奏。實驗隨後來到嬰兒身上,因此更具啟發性和代表性。

「三歲定八十」相信已是老生常談,但當中三歲如何定八十呢?在諺語中沒有解答,那就讓Ainsworth的實驗告訴你吧。在此先開門見山,這個實驗發現到嬰女對母親的依附,可以分為四種不同的依附關係。

實驗進行之初,母嬰共處一室,並先讓小朋友和母親一起玩玩具(讓小朋友習慣此環境)。隨後,讓外人入內,旁坐閱報(藉此不給予小朋友太多反應)。此後,外人嘗試在母親在場的情況下與小朋友一同玩耍(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小朋友不大想和外人玩耍,寧願把玩具分給在身後的母親,也不願給予身前正伸手索要玩具的外人;而即使外人拿玩具給小朋友玩,他也不大理睬)。

之後,母親離開,獨留二人於房內。嬰兒發現母親離開後,連忙爬到門前,嚎啕大哭。外人前去嘗試安慰,但當然是徒勞無功。

緊接著,母親班師回朝,把小朋友抱起來,這樣重聚(the reunion),便是實驗的重點──小朋友會如何對待母親?而實驗觀察所得的四種反應,代表著四種依附關係:

一,影片中,小朋友立即停止哭泣,並在母親的懷抱中,又產生對周遭環境的好奇。這是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因為小朋友的哭泣只是因為看不見母親,而只是希望有母親的陪伴,而一旦重聚了,便馬上停止。這種是對母親的殷切期盼。

二,對於母親的離開,小朋友並不太受影響,即便母親回來亦不為之動容,也不正視母親,而只是有一種相當低調的苦。這是逃避型(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他在逃避母親。

三,對於母親的離開,小朋友會哭;而母親回來時,他雖然會緊緊的抱著母親,但又依然大哭。若母親以玩具分他心時,他更會推開玩具。這種是衝突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因為小朋友既希望母親回來,但又對母親的回來,又不能全然得到慰藉。

四,而處於逃避與衝突之間的是混亂型(Disorganised / Disoriented Attachment),嬰兒受到驚嚇而一時表現逃避型;一時表現出衝突型反應。

以上四類的依附關係還可分類至兩大類: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與非安全依附(Insecure Attachment)。而不安全者(即二、三、四)在日後成長路上,將有更大的機會面對到社交問題。

然而,這些依附關係絕非小朋友生而成,而是受照顧者(caregiver)之影響。故此,Mellow在此除了與大家介紹依附關係,除了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小朋友之外,更是為了令大家知道小朋友的行為想法,是可以改變的:小朋友對人的觀念紹是,對理財的觀念也如是。因此,提早關注,及時介入。

按此查看原文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養Tips】孩子街上崩潰尖叫點算?專家︰幼教老師天天用這4招!

兩代育兒存差異 溝通著重「先讚後建議」

【兒童心理】鄭志剛成立非牟利「愛望基金 The WEMP Foundation」 創新手法提升基層兒童心理健康 逾兩萬名學童家長受惠

【開學優惠】多個興趣班限時優惠 學術、跳舞、彈琴、記憶班應有盡有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