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3

4.1K

孩子,請別再躲了:讀《幸福童年的祕密》

20140703_child01

剛出生後不久的寶寶,就愛玩「躲貓貓」(hide and seek)的遊戲。大人將紗巾遮蓋小臉蛋幾秒後再拿開,還不會坐的小寶寶發現,眼前的景像消失了以後又再度出現,已夠樂上半天。到現在女兒會走路了,就自己快步跑到房門後躲起來,然後旋即又跑出來撲住抱緊你的大腿,咭咭咭「捉弄了你啦」笑過不停。孩子想要躲藏起來,是為了「再度相見」的快樂。

 

內裡躲藏的孤獨孩子

20140703_child02

但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內裡的孩子躲藏,是為了逃避孤獨和痛苦。當我放下手上捧著的《幸福童年的秘密》,我就以為,每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人,在讀過這本瑞士心理治療師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所寫的書以後,靈魂深處不會不感到被撼動。

 

作者一開始點出每個人的童年渴求,在現世也跟這本中文譯本一樣,成為幾乎被埋葬的絕唱:「小孩從一出生起,就有一個最基本的需求,即在任何時候都按照最真實的自我被重視和尊重。」

 

那麼,甚麼才是尊重和愛孩子?就是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單接受咭咭大笑可愛的他,還要擁抱無理取鬧的哭喊小魔怪。「無論甚麼事讓我感到難過或高興,我都能自由地表達;不必為了取悅誰而面帶笑容,也不必為了別人的需要而壓抑我的煩惱和憂慮;我可以生氣,沒有人會因此死去或頭痛;當你傷害了我的情感時,我可以大發雷霆,卻不會因此失去你。」姑且一問自己:我希望有這樣的一個「你」如此待我嗎?作者這一段話,道出每個人心靈裡的終極渴求: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而無損我與你一起的親密關係。

 

不哭就是乖寶寶

20140703_child03

想想看,在自己模糊的童年記憶中,曾聽過這些話嗎?「不准哭!快點收聲!你再哭我就揍你/ 罵你/ 懲罰你/ 討厭你……」「你看別的孩子都乖乖的,不似你的脾氣這麼壞,你為甚麼不像他們安靜?」「這個有甚麼好怕?只不過這樣就嚇得流眼淚,哎呀呀醜怪呢……」我們經常將行為和感受混為一談,自以為是管教孩子的壞行為,卻是責罵孩子的感受,所以禁止他們表達「錯的情感」──為甚麼小孩子不能哭、爸爸不許怕、媽媽不可以發脾氣呢?因為我們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被攪動起來,卻無力面對。

 

米勒在為病人治療的過程中發現,雖然每個人的故事細節不盡相同,但每個人都背負著一樣的情感秘密:「小孩只有在另一個人能夠完全接受他、理解他和支援他的前提下,才能體驗自己的情感。如果生活裡沒有這樣的一個人,如果為了體驗情感,必須冒著失去母愛或母愛替代品的危險,那麼他就只能壓抑自己的情感。」

 

嬰兒對爸媽有著生來的感知力,為了獲得父母的愛來求存,也因為被遺棄的恐懼太可怕,即使只有幾個月大的寶寶也學會壓抑自己的情感,自動扮演父母所期望的角色:不哭鬧的乖寶寶、讀書取得好成績的好學生、遇事不驚永遠冷靜的大哥、代替爸媽照顧弟妹的大家姐……

 

經年累月,這虛假的自我角色不單騙了父母,還有自己。「這些人發展出只會表現別人期望在他身上看到的東西,並讓自己與之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他不可能發展和辨別真實的自我,因為他不被允許那樣生活。」孩子長大了,還會運用備受社會推崇的理性,將當年所遇到的受傷遭遇「合理化」,美化自己的童年經歷。這時候,內心那真實卻脆弱的小孩完全被推到深淵,失卻感受自己各種情感的能力,自我被困於內心的牢獄 ,無法與任何人建立親密關係。

 

親子情感困獸鬥

20140703_child04

作者指出,在童年時期自己的感受沒有被容忍和尊重,成為父母後會不自覺地利用自己的小孩來滿足。「不論女人受過多好的教育,當她不得不隱瞞和壓抑所有與她母親有關的需求時,這些需求就會從她的潛意識深處冒出來,並在自己的小孩身上尋求滿足。她的小孩清楚地感知到這一切,於是很快就不再表達自己的迫切需求與悲哀了。」讀到這兒,心有戚戚然。幾代人母子間的心結隔膜,原來如此。

 

當了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都是圍著女兒轉,卻原來女兒每天的生活也是圍著我轉的。小人兒天性好強而且堅持,為了綠豆小事「我不要穿這件衫我要媽媽執拾這個」也給我大哭大鬧幾番。有時候兩母女有如「困獸鬥」一樣,我只有沉著氣鐵青著臉不說話。米勒的話提醒我,別要墜入母親的盲點:「這個人完全以她為中心,永遠不會遺棄她,並能給予她所有關注和愛慕。但是,當小孩的要求變得太高時,她就不再是無力自衛的:她會拒絕被孩子統治,或是把他培養成既不會哭、也不會煩擾她的人。」

 

我希望可以尊重女兒的表達空間,就只得付上代價,勉強忍受被哭聲煩擾的不安感。嘩嘩嘩哭了好一陣子的澄澄總是會撲向我大腿緊摟著,我就抱起她拍拍她背,或由著坐在我膝頭上繼續哭個夠;因為我明白,哭的時候被勒令停止的感覺有多糟,而且這時候孩子多已忘記當初為何事而鬧,只著緊於修復我倆間的關係。

 

孩子是一面直照靈魂的魔鏡

20140703_child05

帶孩子最困難的地方,不是無眠的夜晚或是家務無休的辛勞,而是純真的孩子有如一面直照靈魂深處的魔鏡,逼著真實的你現形。與孩子朝夕相處,不單是挑戰甚麼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更是暴露了自己多年來處心積慮要收藏的情感,破碎了自己曾經擁有「幸福童年」的幻像。

 

孩子率直地哇哇哇大哭,撩撥起自己內心的煩厭,真恨不得拿膠紙封著他們的嘴巴──因為當年童年的自己為著取悅父母,也是用無形的膠紙將煩厭的感覺封鎖起來。作者對這個現象寫得一語中的:「如果父母本身的壓抑無法獲得解決,他們童年的悲劇就會無意識地在自己小孩身上繼續上演。」

 

「在童年受到虐待或忽視的人……只承認被內心的審查官接受和允許的感覺……他們為情感控制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憂鬱和內心空虛。真實的自我無法與人溝通,因為它一直處於無意識狀態,所以無法成長,並被囚禁在內心的牢獄裡。」因為內心一直都不自由,所以情緒經常被孩子、工作、伴侶和同事等牽著鼻子走;而且由於少時鮮有被接納的經驗,與人相處有衝突時只懂得以「拒絕回應拒絕」,落入「無人明白自己」的苦澀境地。

 

擁抱躲在暗角的小孩

20140703_child06

夾在兩代之間,我深深體會這話的份量有多重:「由父母傳下來的這份遺產,詛咒般地造成下一代被迫藏在真實自我的背後,並在被壓抑的記憶的陰影下,無意識地生活著。」

 

這本書幫助我發現,不論你願意不願意,每個人總會從上一輩承傳了一些家族的遺產。「我們的父母及我們自己,竟然經常傷害著自己的孩子,卻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製造痛苦,深刻和永久地傷害孩子稚弱和剛開始萌芽的自我?……承認我們做了甚麼,可以幫助小孩拋棄世代相傳的由忽視、歧視、嘲弄,以及濫用權力打造的鎖鏈。」

 

澄澄一歲半以後,理解力大有進步,當與她並肩排坐看故事書時,每見到書中主角哭泣的頁面,就二話不說趕快用她的小手翻頁掩住不看。我在一個「哭是不好」的環境成長,看女兒這反應就明白,人生來都想要拒絕和迴避這些令人感覺不舒服的「負面情緒」。我只好牽著她的手讓她輕輕撫摸那正在哭泣中的主角,跟她說:「哭是不打緊的,你只要好好安慰他,過一陣子哭過了感覺就會舒服多了。」

 

決定成為無薪的全職媽媽,到現在我還是覺得不容易的。可是,我希望在女兒還小時,與她一起學習面對悲傷憤怒不安,踏前擁抱哭泣的自己,伸手拉著那躲在心靈暗角的委屈小孩,帶他出來活在真實的世界。孩子,請別再躲了。

 

延伸閱讀:
米勒網站 Alice Miller–child abuse and mistreatment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育方程式】鬧之前諗一諗!父母緊記8大要訣 教訓前問清理由

【幼兒情緒】小朋友放學後總是鬧情緒?心理學家建議4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1-5歲教養】教導孩子「分享」,爸媽要知道的「分齡」法則!

【教育方程式】父母切忌5種行為 傷害子女弱小心靈!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