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7.2K

永別康橋

feature20161024

康橋之家性侵案,人神共憤,社會福利署亦將康橋之家釘牌,揭發8個月內有6人死亡。此類案,一件也嫌多。大家為生活奔波,如非必要,都不會將親人交給別人照顧,遠至托管中心、護理服務,近至每天在你家的家傭、小孩的學校。我們將有需要的親人送到他們的手中,關了大門之後,究竟他們的生活是怎樣?會如集中營一樣?

 

父母將孩子交給香港教育。因為學校之間的競爭,功課太多壓力太大,社會關注教學團體細心分析而且給予多項意見,教育局長偏偏抽出「學生自殺,因為沒做好生涯規劃」之說,作為一個人,聽到如此冷血的說話非常憤怒,將自已的責任推去受害人身上,而且受傷是孩子。我們愛孩子,不能夠接受:「你死,因為你扺死」的扭曲,當然不能夠將完全違背教育理念的人再管理教育。教育的最基本是愛。與康橋前院長堅說自己是受害人,夢遺之說,都同等荒謬,我們怎樣將至親交給這些人手上?為什麼社會竟然無方法懲罰這種人? 當然一竹不能打一船人,有心有愛的一群仍為社福界、教學界努力。悲劇的發生只是冰山一角,令我們知道社會上仍然千瘡百孔。

 

當下,教育、社福以致法律,都似乎無法保障我們及至親。我們的政府是如何粗疏離地,我們的社會,是以人為本嗎?還是我們的社會,才是集中營?面對種種不公、荒謬,我們要更加主動監察政府,不平則鳴,不能欺善怕惡,過份被動,只會有更多受害欺壓。關於未來,除了給孩子快樂童年,也要讓他們知道,世上有許多不幸、不公,如果有能力,要幫助別人、不要只顧自身。同理心,良心、人性。這是一種價值觀,價值觀是能夠讓孩子改變世界。唯有這樣才能自救。

 

永別康橋,不能讓悲劇重演。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幼兒情緒】小朋友放學後總是鬧情緒?心理學家建議4個方法幫孩子改善!

【ChatGPT迷思】教育界AI人工智能 會否令學生抄文?

【教育方程式】子女總是說「不」 爸媽必學3招建立孩子自信!

【親子急急問】嬰兒園的啟蒙老師 關顧嬰幼兒的成長發展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