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星期,多人談論的,除了日以繼夜,為我們市民救火的消防員之外,一定是電視台的新節目,內容引起很多討論,有同意有反對。一句「贏在子宮裡」及「贏在射精前」引起極大迴響,有人說反映現實,更多人說生孩子不是為了輸贏,那位媽媽太過份了等等。
無論那位媽媽是自己意願還是按編劇意思而說的一番話,這不多不少也代表有部份家長也相信這個道理,也在做著這些事情。
所謂「起跑線」愈來愈早,部份家長仍然相信贏在起跑線便是將來成功的基石,甘心情願用孩子的快樂童年交換,美其名是為了他們好但又從來沒有問過孩子的意願。節目中訪問一些家長及學生,其中一位中學生說:「給你在起跑線贏了,但如在十來歲時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死了,那當初贏了又什麼意義?」說來輕描淡寫,但殘酷的這正是現今社會在發生的事情。
有位媽媽說出很多人心底話,為什麼是跟別人比較?就是因為家長要面子要威。只要不和別人比較,日子便好多了。別人有7個興趣班,我的兒子最少要有8個。別的小孩有補習老師,我家的小孩也要有,好像學少了一些東西便輸了。就是家長這種怕輸,怕沒面子,要威的心態,令到他們不停催谷自己的小孩,受苦的正是小朋友。
有很多家長也認為早一點催谷更有把握進入大學,而大學畢業便能令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選擇,但他們往往忽視每個孩子也是獨特的,每人的能力、長處也不同,不應該及不需要用同一套規則和標準去衡量他們。其實這道理很多人也明白,但他們普遍也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個個家長都係咁啦」,只有少部份人去改變,因為如果有什麼出錯,他們會覺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所以唯有順應潮流,跟著大隊走。
香港的家長很可憐,香港的小孩更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