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

1K

「以愛之名,互相傷害?」 欠缺安全距離 傷人又傷己

何謂愛?有人說愛以五種愛之語(服務、語言、禮物、優質時光和身體接觸)呈現;有人說愛是恆久忍耐;有人說愛是無條件地犠牲和付出;有人說但求其愛,不求傷害……

筆者是一位輔導員,在云云個案中,著實不乏愛過了界的人。

子女闖了禍,有些時候還未及了解箇中因由,父母已急不及待協助處理、善後。即使旁人提醒要謹慎、要放手、要放慢,總聽不進耳,因為實在太愛他/她們了!

更多文章:【坦白的恐懼】為何對家人總是講不出聲?

曾有位將屆七十的媽媽,為了替兒子償還賭債,不惜以個人名義對外舉債,自己則晝夜做三份清潔散工,身體五勞七傷……

她忙著愛兒子,卻忘了愛自己。

更多文章:【我心中安穩的地方】尋尋覓覓到底甚麼是富足?

兒子曾多番欠下巨債,親友都勸喻她要放手,讓兒子學習承擔後果。她固然明白箇中道理,但每當兒子跪著、痛哭、誓言這次會痛改前非,表示他很珍惜家人的不離不棄,只是不想令家人擔心才一直隱瞞,又生怕被公司發現而遭開除,或說不想家中老幼受牽連等等,這位媽媽總是不由自主地協助兒子處理債務。她深信自己為兒子付出了這麼多,且讓他經濟上輕鬆一點,他一定會改變作為回報。她甚至提出各式各樣的監管措施,希望兒子從此在她掌控之下,可惜這往往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談起改變,你記得最近一次改變陋習的經驗嗎?醫生提出三高警告,才多做運動和注意飲食;腰背痛了,才改善坐姿;半夜睡不著,才戒掉咖啡……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感受到危機不斷逼近,才會反思、有動機和動力作出改變。所以,當父母把子女的責任都扛在自己身上時,又怎能期望子女會改變呢?

更多文章:【給孩子的信】成長早期容易接觸博彩娛樂?

子女習慣倚賴,父母習慣被倚賴。說到底,雙方都需要改變。有想過,「不放手」背後是否蘊含著一些信念或因由嗎?例如認為保護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你不相信子女也許能應付得來?是擔心家醜不出外傳?是感到害怕或在顧慮什麼?還是你很需要「被需要」?賭博人士的家人若想尋求突破和出路,不妨先從自己的內裡尋找答案。

有另一位年過六十、曾受賭博問題困擾的個案,多年來不斷活在賭與債的循環中,他表示家人曾「一哭、二鬧、三上吊」,皆未能令他遠離賭博。直至兩年前,妻子與他離婚、子女趕他出家門,當無處容身之際,他終於痛定思痛,鼓起勇氣求助。

六十多年來,他首次獨居、首次做家務、首次靠勞力維生、首次認真面對過去的自己、首次正視和解決問題。花了兩年時間,他成功戒除賭癮,建立良好理財習慣,專注正職和兼職工作,終於還清了債務,戶口更出現人生中第一次的儲蓄…… 現時憶起被家人趕出門的畫面,他已由當天的憤怒、失望,轉化為歉疚、牽掛和感激,他甚至說「若家人早些對我狠下心腸,迫使我早點清醒就好了!」

更多文章:【原諒的力量】「原諒傷害並不難,難的是再次去信任。」

過了整整兩年,輔導員與他逐步作好準備,他漸漸建立信心嘗試主動聯絡親人,哪怕妻兒不再原諒,仍希望獲得道歉和坦誠剖白的機會。幾經波折,他們終於相約見面。子女抱著這判若兩人的爸爸,泣不成聲。原來他們一直很想找到爸爸,唯沒有任何聯絡方法才找不著。萬萬想不到,這樣反而促成了爸爸的大蛻變。

人的成長和改變,沒有年紀之分。只要有足夠的動機和動力,輔以合適的方法和行動計劃,再大的困難都充滿無限可能。你願意給子女一個學習承擔的空間嗎?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正受賭博問題的困擾,欲進一步了解戒賭輔導服務,歡迎瀏覽東華三院平和坊網頁,或致電28274321與當值輔導員聯絡。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港識教養】共創共享家的幸福

小產後不斷被長輩催生仔 港女感激好老公出言維護

催生10小時誕兒子家人卻只關心寶寶 爸爸留下安慰愛女惹淚崩

【婆媳關係】婆媳之間多爭執?專家:婆媳關係緊張全因3大心理矛盾!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