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除了手機遊戲之外你嘅小朋友一定最喜歡玩玩具,但係大家有冇諗過玩具都可以致富,甚至上市可以抽IPO呢?
今日聚焦講吓盲盒玩具,如果你是玩具發燒友,一定會知道,不過如果你只是一個投資股票嘅散戶你就未必知,其實盲盒即是盒子包裝一樣,拆封之前不會知道盒裏裝的哪一款玩具,吸引了不少年輕客戶。十年期間,其生產商泡泡瑪特已從原本的一家商店累積至如今遍佈内地的114家分店。
更多文章:【我有移問】移居泰國可以照考國際文憑(IB)和劍橋國際考試(CAIE)?
公司主腦王寧畢業於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並且擁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學位。從2009年畢業至今,王寧不停地思索如何打造泡泡瑪特。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王寧到香港旅遊時注意到了一家名叫LOG-ON的潮流零售連鎖店。王寧集結了香港、韓國、日本與美國等國家的潮流產品文化後,與幾名大學朋友合資開了首家泡泡瑪特商店。
泡泡瑪特成立初期並非就售賣潮玩和盲盒,而是效仿了LOG-ON的銷售模式,售賣各類百貨商品,如化妝品和文具等。與許多初創公司相同,泡泡瑪特初期常常因為庫存、員工和客服問題導致入不敷出。直到2014年,玩具成為該公司最熱銷的產品後,王寧當時就與合夥人決定捨棄其他產品,全心全意經營玩具產品領域。
經營泡泡瑪特的同時,王寧也經常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其中日本的扭蛋機就吸引了他的注意。隨著扭蛋機每次所帶來的驚喜,王寧決定將玩具產品結合扭蛋機的概念,推出盲盒玩具。香港藝術家Kenny Wong的作品Molly公仔獨特的造型成功引起王寧的關注,於是他便向Kenny提議讓Molly加入泡泡瑪特。2016年,有了Molly公仔的加入後,泡泡瑪特的銷售額逐漸提升。該公司也開始擴大產品類型,開發數十個玩具產品綫。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的營收從人民幣1.58億元增加至16.83億元,淨利潤則是從人民幣156.9萬元增加至4.51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泡泡瑪特的營收為人民幣15.44億元,同比增加了49.3%。泡泡瑪特產品分為三類,即「自有IP」、「獨家IP」與「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就包括Molly、Yuki與Dimoo等產品。截至今年6月30日,該公司共運營了93個IP,包含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以以及56個非獨家IP。
作為最核心的IP資源,Molly的吸金能力極強。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首個自主潮流玩具產品「Molly星座」盲盒系列,隨即引起衆多粉絲追捧購買。2019年,具有Molly形象的產品收益達人民幣4.56億元,同比增加了113%。
雖然泡泡瑪特並非市場上首個且唯一售賣盲盒的公司,但目前該公司處於領先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報告顯示,該公司佔據了8.5%的潮玩市場。如今,泡泡瑪特已在内地擁有114家分店,更計畫在港上市。其上市文件顯示,泡泡瑪特計畫發售1.36億股,招股價介於港幣31.50至38.50元,集資額約港幣42.7億元至5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