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2

1.5K

【獨立學習】令孩子學會如何使用自己

看到這次文章的題目可能會覺得,當孩子是一件貨?了解自己都要說明書?

我並無將孩子物化,只是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既使用方法。

最近工作室上堂的時候,發現有一部份既小朋友都在上小學後對自己可以做到什麼而疑惑,家長更表示,有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除了是自信不足既問題之外,同時是不能夠靈活使用自己的表現。

到底使用自己係一回咩事?

在學會使用自己前,我地都先要比孩子了解自己既喜好,這是最基本的。

「參與」(Join )就是透過群體學會別人的經驗。例如在藝術上我們會運用材料去讓孩子通過參與不同材質的運用過程,發現自己的選擇和傾向,從而得到:「喔!原來我喜歡這種質感!」又或是「我不喜歡做泥膠!」的覺悟。

當發現自己以後,就到翻開自己說明書的部份。

所謂使用自己,其實就是一種讓自己成為不同群體中帶獨特性的角色。

很多父母總會擔心孩子日後會有什麼成就,於是會偏向讓孩子學些技術型的知識,好讓那些技術有一日會成為技能。然而這樣並不會使孩子知道自己的專長要用在哪裏,反而只會成為被使用的人,並不能夠自己決定生活的模式。

要使用自己得宜,必須要讓孩子成為生活的Participant。與參與有所不同的是,作為一個Participant要在活動中執行自己,所以他們是擁有一個角色的定位,在先前為孩子準備的展覽中,我把所有小藝術家都安排成Participants,每一個創作藝術作品的小朋友都要負責將作品安裝、接好給予來賓的單張、準備食物、搬好物資等工作,這些都是讓孩子在活動中找到使用自己的方式。

如果要孩子可以靈活運用自己學過的技能,我們成年人就只准做一件事,就是鼓勵和指示他們如何使用工具和注意安全。

很多時孩子都會將自己學到的東西加入自己的想法,例如今日的任務是吃飯前派筷子,我們總會教導孩子,要順序派,一雙雙的拿起才是正確的辦法,但要孩子使用自己,就必須營造良性的互動。

你可以說:「我們今天要幫忙派碗筷,就在這裏,怎樣派你可以自己想。」

這樣就可以達到,孩子接觸物件而發現「喔,原來我可以幫忙!」的訊息,從而對大腦作出通知,去「想辦法如何做好?」,續後,我們不能夠只提供單次的機會予孩子,必須持續,每次由孩子自決,最後孩子總會發現到自己原來有著想法,喜歡做到事的自己,然後每次未到食飯已經跑過來自動要派筷子,最後更會自豪地分享做家事的經驗。

這樣孩子被邀請參與生活的部份越多,他們可以使用自己的機會都會逐漸增加。你會發現,學會使用自己的孩子會更主動去解難和創造,遠比一個只會技能的百科全書更具社會適應力,同時可以擺脫順流失主的心理矛盾之中。

免費藝術探索體驗(3-5歲)
Screen Shot 2018-02-07 at 3.57.50 pm
時段:2月28日至3月28日
(逢星期三11:00、1:00、2:00/逢星期六4:00-5:00)
請致電或whatsapp 9335 9552 了解詳請及留位,
每月名額有限,額滿即止Let’s put our explorer cap on and get on an art adventure!
In this course,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 confident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style in their artwork while exploring the miraculous world of art!體驗著重拓展學生的視野, 由遠至近, 提升觀察的敏感度,
加強創作能力及令孩子能在課堂中 表現獨有的感官和風格,
並且透過作品鼓勵孩子自我表現, 增強信心。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小四學生偷用AI作文 改編魯迅文章遭老師揭發:唔知好嬲定好笑

【教育方程式】教導孩子學習什麼不如教他如何學習!專家7個建議讓孩子愛上學習

【教育方程式】小朋友欠獨立過於依賴?爸媽必學4招破解兒童依賴心理

【港識教養】培養創意孩子從滿足好奇心開始!爸媽必學3個方法提升孩子創造力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