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7

3.5K

【King Kong移民台灣大作戰】我們的遊樂場在哪裏?

還記得從前在屋邨附近的遊樂場嗎?韆鞦、猩猩攀登架、 氹氹轉、 搖搖板…… 我們這一代在小時候,都應該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些遊樂場中渡過我們的童年歲月吧!

隨著香港人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少、父母越來越怕孩子跌倒受傷甚至流汗時, 我們那一代兒時最好玩的遊樂設施彷彿已經銷聲匿跡,取而代之是一大堆罐頭式的塑膠遊樂場,或是一些給長者使用的健身設施。

罐頭式的遊樂場給罐頭孩子

我明白那也是人之常情,香港地方寸金尺土,孩子們也越來越矜貴,由設計師細心考量設計過的安全遊樂設施,幾乎拿走所有帶半點刺激的遊樂設施,政府也彷彿樂於將那些安全的遊樂設施,複製在香港的每一個小小角落。

在我們移民台灣之後,才發現台灣的遊樂設施真的比香港豐富很多,台灣地方大,遊玩設施可以有更大的發揮,但原來政府對這些遊樂設施的設計考量也很重要!

第一次在台灣看到這種韆鞦時 我們也很興奮!

拒絕讓人頭腦簡單的遊樂場

前兩天在我的facebook突然跳出了台北柯市長的一段影片,市長輕鬆調皮地介紹台北市近年努力設計的 的「共融遊樂場」!他說出了這番話:「過去公園裡的遊戲場,我們以為把跟罐頭一樣千篇一律的遊具擺上去就可以了,事實上玩這些遊具身體不會更健康,但頭腦會更簡單。」

原來在遊樂場玩耍, 也可能讓孩子頭腦越玩越簡單?

在聽到這番話之前,我只知道從前在香港,做父母的我們都有一個卑微願望,就是希望在家附近可以有一個讓孩子玩樂放電的公園,哪怕只是個天橋底或公路旁的小公園,我們心底裏已經把那些罐頭式的塑膠遊樂場設施照單全收,就是從沒想過,小孩子玩這些到處也差不多的遊玩設施,會讓他們不健康或頭腦更簡單?但聽完這番話之後,我彷彿也認同了這說法背後的智慧!

台北市政府把「共融式遊具」引進公園,讓當地居民與專家一起討論,接著找台灣本土的設計團隊來設計,讓每一座遊具都有獨特的主題與在地特色。共融式遊具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0到99歲都可以玩在一起!在台北一個全新啟用的、佔地超過六萬平方呎的「花博公園舞蝶共融遊戲場」,還裝了台灣第一座「輪椅鞦韆」,讓身障朋友也可享受盪鞦韆的快樂。原來在台灣已經有17處共融式遊戲場,明年底前要達到31處。

我還記得,從前有在電視上看過北歐的遊樂場那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也曾經在日本旅行時,特地帶孩子去過當地超級大型的戶外遊樂場,十幾米長的滑梯、像一個大布甸的戶外彈彈床、大型沙池等,連父母看了也想和小孩子一起去玩,但那對我們香港人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願望?

或許創意是需要從小培養,讓小孩子一邊玩一邊發揮創意也是最好的方法,那怕當政府也是千篇一律的對待我們下一代的時候,或許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多走一步,當我們每週末都循例帶著孩子到屋苑的會所或海濱公園排隊玩那塑膠的滑梯時,有時候是否也可和孩子來一點不一樣的?

在看香港新聞看得納悶之際,突然看到柯市長這輕鬆的影片,心中充滿慨嘆,如果香港政府可以花一點小錢在這些民生設施該有多好!

柯市長介紹共融遊樂場的影片連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8854180883226&id=136845026417486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虐兒事件】5個月大男嬰疑遭保母虐待 頭部骨折命危 涉事保母辯稱:他自己撞到

【兒童健康】11歲男童食不下嚥暴瘦誤以為厭食症 求醫揭患上腸繫膜動脈症

台灣幼稚園疑餵食安眠藥 幼童出現自殘行為體內被驗出安眠藥殘留

【家長留意】2歲男童腹痛求醫揭腸內藏7粒磁力珠 極強吸力致腸壁壞死穿孔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