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阿富汗原來有相似之處?原來古阿富汗在青銅時代至公元一世紀期間,古阿富汗在中亞地區扮演了文化十字路口的角色,深受古希臘、古印度和古羅馬等外來文化,以及與草原民族文化的影響,糅合了多元文化風貌,跟香港中西文化交織的背景非常相似。爸媽想跟小朋友一起領略古阿富汗的文化歷史?無須親身遠道阿富汗!
香港歷史博物館重點展覽「塵封璀璨──阿富汗古文物」,透過展出於阿富汗出土的231件(套)珍貴文物,展現出古阿富汗作為絲綢之路文化交匯點,對促進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會扮演重要角色。
展覽分為4部分:
1. 法羅爾丘地:青銅時代的印記
重點展品推介:
「公牛紋金碗殘片」乃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的物品,由黃金製成。金碗上的兩頭公牛紋飾,胸前有捲曲狀長鬚,是兩河流域常見的紋飾。這隻金碗與其他在法羅爾丘地出土的金銀器一樣,都被切開瓜分。
2. 阿伊哈努姆: 希臘文化的軌跡
重點展品推介:
「西布莉圖案飾板」,乃公元前三世紀的物品,從阿伊哈努姆神廟遺址出土,銀質鍍金,圖案呈現了多元文化的融合,當中包括希臘、阿契美尼德王朝,以至古代小亞細亞的風格元素。此飾板為銀質,圖像鎏金,最初發現時,夾在雙層木板中,估計是塞族人入侵阿伊哈努姆後帶入神廟之中。
3. 蒂拉丘地:遊牧文化的閃現
重點展品推介:
「君主與龍像吊飾」乃公元25 至50 年的物品,由黃金、綠松石、石榴石、青金石、紅玉髓、珍珠構成,吊飾的中心是一個正面的君主立像,他張開雙臂,分別抓住左右兩旁神獸的前腿,兩條龍的頭頂有捲曲的角,有翼,雙後腿向後翻轉成「S」形。這種雙手抓動物的形象在兩河流域、伊朗高原也有相似的例子。後腿反翹的動物形象是典型的草原藝術風格,在阿爾泰山和圖瓦地區,以及新疆阿拉溝等遺址均有發現。
4. 貝格拉姆:絲路貿易的見證
重點展品推介:
「佛教《本生經》故事象牙雕板」乃公元一世紀的物品,表現了佛教《本生經‧糠腹辛頭馬本生譚》中的故事:商人買了一匹良駒並把牠轉售給國王,馬匹卻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被商人妥善餵養而絕食抗議。
「體驗古阿富汗古文化」教育角
爸媽和小朋友看完了多件展品後,想深化記憶?可參觀博物館設立的教育角,透過互動螢幕或觀看動畫片段,加深對精選展品及相關文化的認識;一家大細化身遊牧民族,拍攝自己喜歡的民族風格照片;參加互動遊戲,嘗試虛擬沙下尋寶,認識文物上的礦物和寶石及繪畫印上展品圖案,讓一家大小寓學習於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