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們剛把十多年來積蓄在家中的硬幣(俗稱「神沙」)全找出來,送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流動硬幣回收車。看著幾百個遭店主們拒收的一毫和兩毫硬幣,在大型數錢機上緩緩滾動,那種清脆利落的叮噹聲,好像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不錯,一個貨幣歷史的結束,大家帶來的一籃硬幣換來幾百元紙幣,而十元以下的餘款則全數增值到八達通咭內。不消幾分鐘,由銅幣、紙幣、轉換成電子貨幣!大家只是以另一方式拿著同等價值的金錢,卻已經滿意地笑嘻嘻離開,好像沒有人眷戀那個時代的過去!
無論電子貨幣在我們生活中多麼無孔不入,今個月,大家的焦點卻轉移到紙幣上,除了農曆新年派利是必選紙幣外,香港匯豐銀行即將推出的$150紀念鈔票亦吸引無數人議論和認購…今批紀念鈔的圖像是匯豐銀行成立時皇后大道中一號的今昔,見證香港變遷。我們對炒賣鈔票的興趣不大,倒對旅途中在各地使用的紙幣很有興趣!
孩子在親子旅遊中常常接觸當地貨幣:兌換、找續!買車票、買紀念品!對於孩子來說,鈔票的吸引力不單在設計的圖案,也在於量。記得阿大手執一疊南韓10000 won鈔票時,非常興奮,一雙小手如何也拿不穩,其實每張10000 won鈔票的價值只有約HK$70!後來到了中亞國家烏玆別克斯坦,她的貨幣更令人難忘,我們罕有地沒有細數以US$400兌換回來的烏國紙幣,因為換來兩大疊1000 som的紙幣,其實每張鈔票只約值HK$3。阿細看著超過一千張鈔票,怎能不雀躍?她將鈔票鋪滿床子,作勢拍照…通常這類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太好,物價較低,所以我們在旅遊時其實挺喜歡這類紙幣,反而一些幣值很細的貨幣,令人常常掉以輕心,以為並非什麼大錢,令人容易失去消費的理智,就以瑞士法郎為例,最細幣值的鈔票是10法郎,已經相等約HK$80;同樣,英磅最小的鈔票是5英磅,其實約值HK$60,購物時不可大意!
通常一個國家的鈔票上會放印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文化、歷史、建築等,某程度上反映該國的核心價值。可能因為香港的鈔票往往由不同銀行發行的緣故,所以鈔票上總有一大堆有關銀行的圖像和資料,商業味道較濃,是其他國家中少見的。上一批(2003-2009)匯豐銀行發行的鈔票展示了香港最繁華的景象和引以為傲的建設,如維港景色、寶蓮寺、青馬大橋、新機場、會展中心等。中國銀行發行的鈔票(2010-2013)則選香港的天然景觀如淺水灣、東平洲、獅子山、萬宜水庫等。文化氣息較濃的要數匯豐銀行近年發行的一批(2010-2014)鈔票,描繪節慶和文化活動如中秋、元宵、回歸日、農曆新年、龍舟競渡等。渣打銀行發行的一批(2010-2013)則以神獸如神魚、神龜、麒麟、鳳凰、金龍等為主要圖像,背面則加上傳統和現今科技的對比,例如珠算、鎖、印刷、面相、錢幣等,甚富心思!
孩子剛拆利是,鈔票上除了銀碼,其實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呢!
相關閱讀:除了銀碼,鈔票上還有什麼?(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