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餐習慣的培養
培養用餐習慣,和培養其他大部分的習慣一樣,都應該在小孩的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加以練習。例如,當孩子懂得自己抓握的時候,就可以教他餐前洗手的衛生習慣;孩子可以自己坐着的時候,就教他坐在固定的椅子上吃,而不是爬來爬去。
全家一起吃
如果可以做得到當然最好,因為我們的人生其中一個最美好的時間就是與家人一起吃飯。但至少有一位家長與孩子有相同的吃飯節奏。因為孩子要有足夠時間模仿家長如何吃飯。
家長做好示範
爸爸媽媽要把複雜的步驟簡單化。一步步展示如何入座、如何離座、如果安靜地取放東西並有禮貌地遞給別人、如何安靜地打碗筷放在餐桌上、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餐具等。
兩顆心
父母教導孩子用餐時要有耐心和要小心。一般來說,孩子大約5-6個月大的時候便會開始學習吃東西,這個時候的孩子還小,可能會把食物散落一地,爸爸媽媽要耐心地不斷示範用餐具的技巧,掉在地上的食物要馬上收拾,不要等到用餐完結才收搭,讓孩子知道吃飯要乾乾淨淨的。
要小心餐桌上或孩子的四周不能放容易打碎的東西,例如花瓶。孩子的手腳可觸及的範圍內,只能是他的餐具和食物,以免發生危險。
不要邊玩邊吃
剛剛已經提到過,吃飯的時候,孩子的手腳可觸及的範圍內,只能是他的餐具和食物,所以,不可以帶玩具或電子產品去吃飯,看電視也不可以。孩子的注意力都被這些東西吸引過去,哪有興趣吃飯?這樣會讓孩子食不知味,失去進食的樂趣,同時亦失去與家人建立關係旳機會。
洗碗也是用餐的一部分
擺放碗筷是用餐的開始,那麼收搭洗碗便是用餐的完結。孩子兩歲的時候,可教他吃飽了以後,就收搭自己的碗筷,放到洗碗盤去;四歲的時候,就可以教他收搭好餐桌上所有的東西;六歲的時候,可讓他參與的洗碗的程序。父母在這過程之中也務必一起參與,除了要作出示範外,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係由媽咪提供作一般性參考,並非專業嘅營養方案意見。如果有任何疑問嘅話,可以先問問你嘅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