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又到換季之時,不少BB容易出現肚瀉、腸胃不適。由於天氣變得忽冷忽熱、日內溫差轉變大,使腸病毒及腸細菌特別活躍;加上BB的免疫系統發展未成熟,遇上天氣轉變,免疫力降低,便更易患上腸胃相關的疾病。
除了因為腸胃免疫力下降,秋季氣溫適合病菌加快繁殖。而秋季肚瀉大致可分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兩種,可透過糞便觀察來辨別。
病毒感染
引致腸胃不適的腸病毒如輪狀病毒,在天氣轉變時特別活躍,孩子一旦感染會特別嚴重,通常會出現肚痾、肚痛及發燒等症狀,糞便會呈水瀉狀如蛋花湯。嚴重的更會肚痾達10次或以上,繼而引致脫水問題。這也會令身體的酸鹼度變得偏酸,令BB感到疲倦。
細菌感染
而致病的腸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則令小朋友發高燒,而且大便呈糊狀、帶瘀血紅色或黏液。腸細菌又會貼在腸壁上,形成腸發炎,情況輕微的可以經醫生處方藥水醫治,但情況嚴重的話,或要注射抗生素治療。
秋季肚瀉的傳播途徑通常為口糞傳染及空氣/飛沫傳播這兩種,口糞傳染指接觸患者糞便後,將病毒由食物帶入口中;而空氣、飛沫傳播則是患者糞便中的病毒擴散到空氣中,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6至24個月大的BB是易受感染一族,當中又以未足一歲的BB發病率最高 。
要預防疾病,父母要教導小朋友不可隨處亂摸東西,此外亦可以進食益生菌,幫助腸道健康。BB出現肚瀉時,家長謹記不要自行購買止瀉藥服用,因為單單止瀉,未能將腸道不正常的細菌排出,反而會出現腹脹、嘔吐、發燒等症狀。另外,持續肚屙可能會造成BB脫水、電解質流失的問題,還是及早求醫最好。
熱門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