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是常見的牙科治療手段之一。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有過拔牙經歷,但往往會遇到部份病人不知道應該選擇一般「全科牙醫」還是「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
如果兩者都是牙醫,皆可進行拔牙治療,那應該選擇哪一個呢?今天我們會快速探討一下全科牙醫和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在拔牙治療中的具體分別。
拔牙要如何選擇牙醫?
牙齒拔掉後是無法逆轉的,所以拔牙與否必須由病人自己在考慮過牙醫的專業建議後慎重決定。
如果遇到牙齒不適或懷疑有拔牙需要,一般的求診流程如下:
1. 檢查:牙醫會檢查牙齒和評估情況。根據國際醫療標準,在正常的情況下牙醫必須拍攝X光片,以確定牙齒及牙根狀況,評估拔牙是否唯一的選擇以及衡量當中的風險難度。
2. 建議:牙醫會向病人說明是否可以由他進行拔牙,或者是否需要轉介給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如果使用口腔局部麻醉可以協助完成拔除牙齒,大多數牙醫都會選擇在診所直接完成治療,甚至可能會即時安排進行。
3. 轉介:如果牙醫確定你的情況需要轉介給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大多數牙科診所都會代為協助,因為他們在外面都會有一些長期合作的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夥伴。
現時一些綜合牙科中心就如私家醫院一樣設有不同牙科專科,包括口腔頜面外科。主診牙醫可以根據病人情況輕鬆進行內部轉診,讓病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所需的治療。
更多文章:【牙科迷思】牙醫親解植牙、牙橋及活動假牙邊樣好!三種治療方式7個回合大比拼!
轉介給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的原因
如果病人有若干口腔情況,一般會建議由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進行拔牙,原因如下:
- 阻生的牙齒:如果牙齒受到阻礙,或完全位於牙齦線以下,難以簡單地拔除,就可能需要全身麻醉並切開牙齦組織和移除包裹牙齒的牙槽骨以去除有問題的牙齒。簡單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透過相對複雜的手術移除牙齒,因此由具豐富臨床經驗的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處理會有助提升治療的成功率。
- 面部結構:有些牙齒在口腔中的位置比較接近重要部位,如大鼻竇或下頜活動受限之類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進行拔牙以減低手術風險,例如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引致鼻竇和神經線破損的風險。
- 牙齒裂開或折斷:如果牙齒已經裂開或折斷,在拔牙過程中可能會斷得更多,這時就需要更精密的臨床手術技巧準確分割牙齒,才能以最少的創傷成功把牙齒拿出。
- 牙科焦慮症:患有牙科焦慮症或害怕看牙醫的患者,即使牙齒本身狀況許可,可能也比較適宜在睡眠狀態下拔牙。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由具相關經驗的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在監察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治療。
- 拔牙併發症:儘管牙醫會遵從專業操守為患者盡心治療,但所有醫療程序均有一定風險,例如在拔牙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預料之外的問題。在專科醫生的受訓過程中有很大的部份是集中在風險管理及應急處理。如果牙齒牙根複雜或在手術過程中斷裂,就可能需要由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生來完成治療。這種情況會盡快進行轉介,以盡量減少病人的不適和減低出現其他併發症的風險。
更多文章:【牙科保健】「學童牙科保健」知多少?
拔牙往往是治療牙患的最後手段,如有牙齒不適,應盡早約見你的家庭牙醫進行檢查和安排治療,以防止牙患惡化。如有拔牙需要,不妨向牙醫詳細了解和商量,作出最適合自己具體情況和需要的選擇。
如有問題,請聯繫你信任的家庭牙醫。
提提你 - 你有權按自身需要選擇不同的牙科醫生,建議你參閱已上載於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的官方網頁上的註冊牙醫名單作出最符合你個人需要的選擇。以上內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