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2

2.4K

十三萬雙非潮 ● 優先派位留白

【香港消息】「雙非學童極大衝擊新學年北區學額供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坦承。港童被迫跨區上學,皆因雙非學童競逐北區小一學額。吳克儉昨指,預計即將來港的雙非學童大幅增至六成五約十三萬人,比當初估算四成為多。對於全城家長關注「本地學額優先給予港童」(優先派位),吳克儉認為這充滿挑戰性。教局目前主要向鄰區「借位」、改裝空置課室、擴大現行課室、加派每班人數來解決學額不足問題。

 

雙非童沒戶籍     公營校不接收

大量雙非學童湧港因其沒有戶籍,而內地公營學校不再接收沒戶籍的孩童入學,又拒絕資助這些港澳籍學童入讀私立學校,吳克儉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他言,一旦雙非學童來港升學達5或6成,局方有不同方法舒緩學額緊張問題,但暫時應急方案只包括擴班或加建新課室。

 

教局恐引爭議     難以違反人權

對於「優先派位」,教育局指出本港出生以及持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兒童,應和本地兒童一樣,享有同等升學權利。若以行政措施把雙非或單非分流他區,或會引致社會爭議及法律訴訟,須徵詢律政司意見,再作研究。

 

人權監察副主席及律師莊耀洸指,「優先派位」在法理上難以構成違反《國際人權公約》。他認為跨境童家長藉司法覆核挑戰有關政策,勝算甚低,除非若證明政策非常不合理、明顯涉及種族或性別歧視,才有機會贏,但現在只是基於居住地點分配學額。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認為局方應先定下實施時間表;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指出「優先派位」沒有解決學額不足問題。

 

綜合報導:蘋果日報、東方日報、經濟日報及教育局新聞公佈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港識教養】全家10名仔女13歲前入讀大學 媽媽:不是天才!全因⋯

車禍奪命 9歲女賣手作餅乾募款為爸爸辦葬禮:只想好好跟他道別!

準爸爸觸電險亡 70多次手術後奇蹟康復:今後盡我所能做任何事!

【悲痛】1歲半仔患罕見病致左手腳大如10歲童 媽媽:不想失去他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