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

36.9K

大律師公會主席石永泰 母校搖出律師夢


【香港消息】與石永泰見面前讀過關於他的報導,在腦海留下了一個印象-聽尹光的大律師公會主席。律師這職業向來予人中產的感覺,但石永泰卻不介意向大眾透露自己喜歡代表草根通俗文化的尹光,讓人對他添了幾分興趣。石永泰是聖若瑟書院的舊生,今次回到母校,與兩位現校生對談,三人之間會刷出甚麼火花呢?

 

年少輕狂至愛玩
訪問由聖若瑟書院的編輯部成員Alvin (中四生) 和Isaac (中六生) 主持,相比起石永泰的活潑調皮,兩位學生似乎緊張得多,拿著寫滿問題的紙張認真發問。他們問石永泰的校園生活,從他愛聽尹光的歌這事推測到他年少時應該也很調皮,但沒想到答案完全超出所想。

 

中五時,石永泰的班房就在馬路旁,他與一班同學無聊向著對街的聖保羅男女中學掟糖,怎料掟中別人的車子,有人報警警察上來調查,他們耍手擰頭死口不認;曾是編輯部成員的他,又試過在校刊寫粗口諧音、玩老師花名……

 

石永泰(上排右一)與其他編輯部成員合照。

 

以為他是個別例子?非也!那年代的聖若瑟學生,個個都淘氣得很!石永泰指傳統名校有自己的文化,學生的「格」亦相近,而聖若瑟學生的「格」就是「串串貢、口衰衰」,但同時轉數快、醒目,這種「格」一屆傳一屆,時至今日已很難改變。像他早前與客戶吃飯,席間聊天,對方突然問他是否畢業於聖若瑟,石永泰感驚奇,一問之下,才知對方的兒子亦是讀聖若瑟,而兩人的「格」出奇地相似。

 

下定決心唔衰得
除了上述四「格」外,石永泰還有一「格」,就是不認輸 (他形容為「唔衰得」)。中三那年被校長Father Patrick召到校長室,善意提醒他參加這麼多課外活動可能會影響學業,「唔衰得」的他為了向校長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立下決心,精簡活動,百忙中抽時間讀書,「無時間係假,視乎你肯不肯抽時間,最緊要自律,安排優先次序。」石永泰說。

 

如果你認為這例子不能充分反映出他不認輸的性格,以下這例子應該能令你心服口服。中五的石永泰在校內模擬試中,附加數學成績「肥佬」,他因為「唔衰得」,於是狂操past paper,到放榜時竟然考得A等好成績。他再次強調一切在於決定,「當你覺得一定要去做,就會肯將其他事擱在一旁,努力去做,時間不夠不是藉口。」

 

5C 班房,石永泰當年就從這裡掟糖到對街。

 

 

死剩把口讀法律
這個「唔衰得」的小伙子讀理科出身,最愛的課外活動卻是辯論,中三加入中文辯論隊,高年級時已是校內風頭躉,每逢比賽師弟都會前往觀賽 (這事是他的名人師弟告訴我的,繼續留意BK Milk便會知誰是名人師弟),但讀法律這回事,直至高中以前,他想也沒想過。

 

八十年代香港有大量大型建設,當時所有讀理科的男校生都想讀工程,石永泰也不例外,但上了中六後,他發現自己的數學底子只是一般,「虛火係捱唔到底,我的數學係操出來始終會見底。」

 

想來想去,他覺得自己口才不錯 (他的用詞是「死剩把口」)、英文也不差,於是選擇了讀法律。起初他沒想過要到外國頂尖學府讀書,只是有師兄提議他報讀,他便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去報,沒想到這一個嘗試,便成就了他的終生職業。

 

 

世界無即食
1984年10月,石永泰第一次搭長途機遠赴英國劍橋大學讀法律,人在異鄉,不但要適應全新環境,讀法律對理科生的他也是一大挑戰。「科學每樣事都很工整,有正確答案,但法律有很多討論的空間,每件事各人都有自己觀點,哪個才是正確答案?」

 

從頭改變思考模式讓他飽受沖擊,加上英國的大學教育制度自由,不會每事指導,「派一個readings list給你,要自己去睇書,自己發掘知識。」石永泰坦言首個學期甚是迷茫,到了第二、三個學期才慢慢開竅,掌握讀法律的方法,事情也就變得通暢。

 

來到今天,石永泰在法律界已是個響噹噹的人物,當上大律師公會主席後,凡是涉及法治、三權分立、政改的議題,傳媒都愛找他發表意見。能爬上社會高位,無可否認石永泰有他的過人之處,但他強調世界「無爆肚」、「無即食」,「當年中文老師說:別人看天鵝在水面的姿態優美,卻不知牠在水底下努力地划著水。沒人天生是閃閃發亮的(gleam),在法庭裡講一小時,背後不知付出多少心血。

 

 

傳承母校自由價值
從小學到中學,在聖若瑟渡過了十三年,石永泰認為學校著重自由的價值影響他至深。「聖若瑟的傳統是無為而治,不會刻意引導學生做些甚麼,亦不會事事由老師主導,那個年代的聖若瑟好自由,學生做甚麼都可以,這令我發現自己的興趣,啟發了我的潛能。

 

在母校有過太多美好時光,即使離校近三十載仍心繫母校盡力回饋,早年便與其他法律界校友成立「舊生會法律支會」,支援剛入行或正唸法律的師弟;他們又舉辦「影子計劃」(Mentorship scheme),每年都讓高年級學生到律師樓實習一星期,幫助他們了解外面的世界如何運作,裝備好迎接將來。

 

這位重量級舊生寄語師弟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報劍橋對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但去試,又得咗。試咗唔使死,唔試點知唔得?」他又建議師弟要提升能力,「要為自己訂立目標,當發現自己能力做得到,便要設定更高的目標,就像跳高般,不斷超越自己。

 

Isaac(左)和Alvin(右)與師兄石永泰對談,獲益良多。

後記
與石永泰對談的Alvin和Isaac十分溫文爾雅,與他們只是接觸了短短個多小時,不知這兩位Josephian (聖若瑟書院學生對自己的稱呼)是否如石永泰所說的「串串貢、口衰衰」。不過能肯定的是,他倆目標清晰,Alvin志願做律師,今次能與身為大律師公會主席的師兄聊天,他稱眼光擴闊了,獲益良多;Isaac將來想做交通設計師(Transportation Designer),他認為做設計師某程度與律師相似,「做律師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做設計師也沒有絕對完美的設計,要時常保持開放的思維,不要被局限了。」

 

聖若瑟書院多年來培育了無數耀眼明星,每顆都獨特而優秀,相信Alvin和Isaac亦是未來人才。聖若瑟的自由、放手讓學生獨立發展,使學生如此與別不同。

 

自由和獨立,讓人蛻變,從混沌到明亮。香港,現在是漸趨明亮還是混沌呢?石永泰認為香港之所以在大中華地區如此突出,是因為司法系統獨立於政府及政治,而政府亦受制於獨立法院。

 

這一點,身為香港人的我們必須堅守。

 

REPORTER: 蕭栽
PHOTOGRAPHER: Don [email protected] (舊照由石永泰提供)
SPECIAL THANKS: 薰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兩期對聖若瑟書院的報導,相信各位家長對該校校風、文化已有一定認識,關於成績問題,就請看以下列表。

 

2012年DSE成績
中文:接近五成學生得到4或以上,當中近一成半有5*或以上。
英文:接近八成學生考得4或以上,當中超過兩成獲得5*或5**。
數學:超過八成學生考獲4或以上,當中近三成取得5*或以上。

 

2013年DSE成績
中文:接近六成學生考取4或以上,當中近一成考得5*或以上。
英文:超過九成學生考得4或以上,當中有三成學生考獲5*及近一成學生考獲5**。
數學:超過八成半學生考獲4或以上,當中兩成半學生取得5*或以上。

 

更多DSE成績資料:
http://www.sjc.edu.hk/academic.php?content=result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養心得】全球父母都在學 英國凱特王妃的5大育兒心得!

【教養就如放風箏】黎瑞恩拒讓子女於溫室中成長

【星訪】與長輩育兒方法有分歧 楊思琦心痛媽媽無私付出:等我接力啦!

【明星專訪】何嘉莉迎第三胎 四位星媽聚頭:媽媽不是超人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