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雖然是市民對三色回收桶琅琅上口的口訣。但你可知道回收前,要做妥以下的簡單步驟,否則會前功盡廢?家居最常見的可回收資源是廢紙及塑膠,而廢紙的回收比較簡單。家裡最多的廢紙通常都是雜誌、書本及報紙,以及月結單之類的信件。大家只要撕走含有膠質的頁面或透明膠膜,便可以直接放進廢紙回收筒(藍色)回收。
塑膠垃圾則比較複雜,不同類型的膠要分開處理。首先是飲品膠樽和個人護理用品的膠樽,大家可以直接把其放進塑膠回收桶(啡色)來回收,因爲它們的塑膠成份單一,而且樽蓋及招紙容易拆開,很多回收商都樂意回收及處理。但不是每種單一材質的塑膠垃圾也獲回收商的「垂青」,例如膠袋、清潔的食物膠盒及膠餐具、其他塑膠容器等,市民則要多走幾步,交到每區的「綠在區區」,才能由適合的回收商處理。
至於各種食品包裝混雜多於一種塑膠,因為,甚至含金屬和其他成份,極難被分解,很多回收商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去處理這些物料。以鋁箔紙包飲品為例,內層有鋁箔,中間是紙,最外層是塑膠,人手或一般機器並不能把它們拆開,需要特別設計的機器才做做到。目前香港沒有回收商有這種技術,所以這些鋁箔紙包飲品要送到日本或泰國才可被回收的。市民可以把洗乾淨的飲品空盒送到綠色力量,或部分的「不是垃圾站」來回收,詳細地址可以瀏覧Facebook的「回收俠 - 紙包飲品盒回收」專頁。
塑膠垃圾問題愈來愈嚴重,甚至充斥海洋,回收雖然能有助垃圾循環再造,但卻不是出路,因為大部分食品包裝及塑膠產品混合更多其他材質回收無門。大家應少選購此類產品,並支持提供「祼買」(減少不必要包裝)的店舖,才能對症下藥,源頭減廢。
文: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連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