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制約當中的古典制約(難以入睡BB的佳音:古典制約助建立固定 睡眠 模式),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絕對是一眾新手父母的佳音,令父母可以睡得安心。然而,在設定制約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挑戰,例如上一輩不合作,又或沒有收到立時的效果而半途而廢。
在此希望鼓勵你,制約需要時間,時間長短亦因人而異,你要堅持到直至見到果。孩子長大後,你將會碰上更多管教上的問題,要糾正他們的行為問題,還得靠你繼續持守著一些原則,以下將說明另一制約方法──操控反射,希望對你的管教有幫助。記著:要有耐性等待制約生效!
操控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操控反射著名行為學家B.F. Skinner研究出透過獎勵和懲罰去建立動物的行為模式。值著操控制約,在一特定行為和某一結果產生聯繫,令受制約者意識到做某一行為,便會產生特定果效。簡單如實驗室的老鼠按下藍色按鈕時,食物就會掉出來一樣(獎勵);而老鼠按下紅色時就會遭到電擊(懲罰),老鼠經過不斷的嘗試後,就會意識到要避開對自己有威脅的紅色按鈕,肚餓時就要按藍色按鈕,操控反射就成功了。增強(Reinforcement)和懲罰(Punishment)都是操作反射的重心,都有分為正向和負向以增強行為所帶來的果效,令行為增加或減少。
正向增強
正向增強就是增加行為後對受制約者的喜愛刺激,令行為出現的頻率增加。
例子:小魚自小就喜歡火車,其中一本火車書本提到火車最後拯救了卡車,因而獲得肥叔叔讚許了一句「乖孩子」。不知怎的,小魚一直對「乖孩子」三個字趨之若騖,同時剛好小魚常常不願渴水,換片也常常與我角力。我便運用了「正向增強」,在每次叫她喝水和換片時,也跟她說:「飲水水,大包片,乖孩子!」,小魚果真明白她若喝水,尿片就會變得很重,她就會得到乖孩子的美譽,自此樂於喝水。
相片:猜不到圖書、尿片和水會聯繫起來,讓小魚愛上喝水,證明操控反射的效用!
負向增強
負向增強卻是減少受制約者進行某一行為後的厭惡刺激,從而令行為出現的次數增加。
例子:我暫時沒有應用此方法在小魚身上,因為我認為小魚年紀太小,未能明白背後理念,也不想傷害她小小的心靈。在此試舉一例子予大家參考。孩子常常要邊吃飯邊看電話,父母希望戒掉這個電子奶嘴,就設定了手機的背景是可怕的獅子,而且還會發出咆哮的叫聲,令原來玩手機的愉快感被厭惡感取代,最後迫使孩子放棄邊吃飯邊玩手機。
正向懲罰
正向懲罰是在受制約者進行某一行為後,增加他的厭惡刺激,令行為出現頻率減少。
例子:小魚有時情緒突然失控,將玩具亂丟,魚爸先會作兩次清簡指示,指令小魚不可以丟玩具,若情況持續,魚爸便會將小魚放上BB床上,分隔她1分鐘,讓她明白丟玩具的後果會令她喪失自由一會兒。這情況只試過兩次,小魚已明白正向懲罰的用意,也不敢再丟玩具了。
負向懲罰
負向懲罰是減少受制約者在進行某一行為後的喜愛刺激,促使該行為出現次數減少。
例子:小魚也挺饞咀,看我吃雪糕,也想分一口。有兩次上日本餐廳,結帳前餐廳都總會送上雪糕糯米滋,小魚當然也嚷著要吃,我就刻意讓她拿著還未拆開的雪糕糯米滋,告訴她雪米滋太凍太硬,要待它解凍才吃得下。過了一會,我就拆開給小魚吃,她手拿著的雪米滋已差不多融掉,才吃了一口已令自己滿口滿手都髒了。因為小魚最討厭骯髒,這兩次後,她也再沒有嚷著要吃雪米滋了!
坊間流行的管教方法五花百門,只要合適你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希望經過科學驗證的「古典制約」和「操控反射」給你另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