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篇文章(也同時有短片)教父母,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文中好像用憤怒做例子),可以引導孩子「打公仔」,以發洩負面情緒。究竟打公仔是否一個好方法,可以處理負面情緒呢?
首先,我絕對不認同有關方法。情緒,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我相信沒有人不認同的。但當這個基本權利侵害到其他人、動物、或物件時,這個就是不當行為,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如何處理及宣洩行為。我們有很多「社會接受行為」可以用於處理情緒的,例如做運動、大哭一場、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深呼吸等等。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如何宣洩情緒而不傷害到別人。我的孩子2歲多時,已能掌握深呼吸的方法,處理負面情緒(我曾拍過一段教導他以深呼吸處理負面情緒的短片,有興趣就在我的專頁找找)。
其次,珍惜所有之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品德。打公仔本身已經是不良的行為了。
情緒可以有,情緒需要宣洩,但情緒宣洩需要有規限,情緒宣洩不容許暴力,這是我的底線。
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