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將至,相信得多的孩子都會為著聖誕那天感到期待。記起還是小孩時,要吃一頓聖誕大餐並不容易。從前生活並不豐足,要一人養活家中幾口已非易事,還要為著某些節日特別預備一番,若不是家務纏身,才可以好好安排。
還記得當時,知道聖誕老人就住在格陵蘭,那裡好像有個白色聖誕,那閃亮的白雪,真的教人羨慕不過。生活在香港那個溫帶的地區,孩子要看到雪景,非不得飛往外地一趟才可如願。
現今家庭的物資生活富裕,相信有得多的孩子在他們還未識性以前,都已到過世界各地,留下不知多少足跡。父母們都為著實現自己兒時未能實現的願望,帶著孩子遊遍世界各大小城市。尤其近年廉航的出現,各人都趕忙在「臉書」上與孩子打打卡,希望能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憶,試問孩子幾年以後他們還記得多少個旅程。
就是我們的政府也會鼓勵我們的孩子要大開眼界。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如果只局限在本地教育,又或者是本區的知識上,那他們未免就太「井底之蛙」,即使長大成人,就是個經常「認叻」的土皇帝而已。
今個聖誕前夕,女兒就讀的學校就安排了一個別有意義的音樂會,看到當中的表演嘉賓特別有意義。一個名為「Watoto」的慈善團體組織,他們致力於非洲照顧當地的孤兒。那個音樂會,就是「Watoto」把烏干達的孩子帶到香港,除了是宣揚他們的助人訊息,無不就是讓那些孩子都能跳出他們的社區,讓他們能走進全世界,把愛分享到每個人生命裡。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女兒也會希望能多捐些錢給那些孩子,就讓那班曾經被遺拋的孩子,能有個更美好的人生。而且,他們都歡迎助養者可到當地探望受助人,那種愛的交流和體驗,感到生命之間的聯繫,愛之間的承傳,實在不是一般的旅程所能體會得到。即是聖誕不是白色,快樂也可以跟隨著我們成長。
父母們,可能就是因為以的不滿足,就使得我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亦是因為那任不能滿足,教我們要努力,苦幹,要實現願望,就要付出比現在還要多的勞力和勤奮才可實現。有時,必要的「貧窮」,可能會使我們的孩子更能強壯,更能健康地成長。
Image courtesy of Getty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