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們上一輩對某些疾病的知識,較今日醫學倡明的社會,在認知及處理上已有很大的分別。昔日,父母還會逗著自己的小孩早早染上水痘以為除後患,殊不知原來正正是年長人士患上生蛇的隱藏。可想而知,如果以家事常識學,來處理那些本是專業的疑難,實在不容我們太輕視。
過去星期,本人就正是太輕視家居安全常識,簡直有如度過生死難關似的。
事情是這樣的,小女學校間竭都會傳來有小孩感染流感,或者是過有些班別被列作「疫班」的情況,那當然並非全班同學受到感染,也只是校方為安全而把曾多人感染的某班,進行隔離活動安排,孩子就被限制了小息和午膳的時間。 而那次事件,也正正是女兒就讀的班級,但就只有一人被確診感染「手足口病」,小女不幸隔了數天也被傳染上,可怕的事情就在這時開始。
之後,女兒回到家中,大家都不以為言。 正因為對疾病本身都不太理解和認知。 女兒有發燒的徵狀,之後就帶她去見醫生,醫生也叮囑我們要小心處理,因為,那種是柯薩奇病毒等腸病毒引起,小女的抵抗力還可以,除了發燒就是喉嚨發炎等,但不幸是大女病發的第二天,么女亦相繼病發,么女的徵狀較大女更為明顯,當她嘔吐得「萬天飛雪」的時候,醫生便告知我們她也是同樣被感染了。 第三日,小編也就不幸中了三獎,但估不到的是大人病發的病徵,會較小孩的更為嚴重,體力值直線下滑,神志完全不清,完全失去了意識。 而噩夢是在第四天,傭人姐姐也擊倒了。一連家中,發生四連環被侵襲事件,無一幸免地逐一染病。
回想過去數天的事,得出了以下三大總論。
首先,如家中一孩染病,不論大小,都應即時作出隔離。如替他或自己戴上口罩。另外,衣物可另外洗滌便作個別處理。進食時間,如可能的情況都安排先後,避免同枱。
其次,是查証感染的來源。如得知孩子從感染源頭染病,都要即時通報,以免有更多受害人。而查証感染源頭的病徵,亦有助對症下藥,處理家人情況。 而孩子再進出該場地過後,都要盡快消毒,以減低第二次感染的危機。
最後,自我隔離,也就是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如親親孩子時間,在生病時則減至零;又或者輪流替換照顧者角色,以減少朝夕相對而增加感染率,當然,每次離開病者都要盡快消毒。
話說回來,以往可能較少被感染,故此也就掉以輕心。不過這次經歷過後,實在提醒了我們,作為孩子的照顧者,我們反而最不能倒下,要好好保護自己,我們才能有力氣繼續守護我們的孩子。我們還要對流行病多了解,可能做個醒目至叻媽/爸。
衛生署 - 傳染病資料:http://www。chp。gov。hk/tc/health_topics/9/24。html (70種)
image from 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