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7K

沒有「曳」的世界

POST61-750x587

當你看到小朋友手腳受傷,你第一時間會怎樣想?

 

最近littlemoon差錯腳跌倒受傷要帶著手掛,幾乎遇到所有的大人第一句:做咩事咁曳整親?

 

原來發生意外也是曳?

 

如果你看到一個老婆婆受傷,你會責怪她曳嗎?不會。正正因為對方是小孩。
活潑、好動、好奇、文靜⋯可以有千萬個形容詞形容小孩子,大人偏偏愛用「乖」、「曳」來分類小孩。小朋友如果喊、扭計,就是曳;如果走來走去愛觸碰遇見的東西就是曳,連小孩受傷也因為曳。

 

活潑、好動、好奇是小朋友特質,許多家長、長輩一早己植入小朋友=曳的概念,一旦出現大人意料之外的行為就馬上未審先判,這種判決傷害了孩子的心:

 

我只想跑快一點感受一下風…
我只想知道花是什麼質感…
我不小心跌倒…
…原來通通都是我不好,我不乖,因為被人責怪我是「曳」

 

硬生生將小朋友歸類成「合作的乖」、「不合作的曳」實在不公平,而當中,怎樣和孩子溝通達致配合,大人也要一同學習,也有責任。凡事有多面,有因有果,小孩子也一樣。

 

遇上小朋友跑出了你所接納的範圍,我們應該訪問一下他們,給他們正面資訊,然後給他們抹抺頭上的汗,讓他們在正面的去感受、探索世界,跌過,下一次就學懂小心。

 

在我們的親子世界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教育方程式】鬧之前諗一諗!父母緊記8大要訣 教訓前問清理由

【1-5歲教養】教導孩子「分享」,爸媽要知道的「分齡」法則!

【教育方程式】父母切忌5種行為 傷害子女弱小心靈!

【教育方程式】幼兒成日大發脾氣 父母必學5招保冷靜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