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女談金錢是正常事,不過相信大部份父母都對一條問題,會感到不自然,甚至恐懼:「你每個月賺多少錢?」
8歲兒子就問了以上的問題,而個人財務專家 Jayne 就給嚇個措手不及:「我當時呆住了… 我是個人理財的專家,但我從來沒有想過遇上這個問題。」
Jayne 最後如此解答:她集中於解釋家庭開支,強調收入足夠應付支出,而剩餘的錢會存到銀行或者其他花費上等。
「我發覺,如果告訴他每個月的人工,他會想到我們很富有或者很貧窮,但他從哪裡有一個參考呢?」Jayne 同時教導兒子,薪金都是私人資料,不應該隨便公開。
Jayne 說,有兩個原因,越來越多家長都不會和子女談金錢。其一是,父母都擔心,自己在金錢上並非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少人都會犯錯,花了太多錢,例如覺得自己需要一對新鞋子,但其實根本就不需要的。」
其次,不少家長認為,自己都不懂財政,沒有信心可以教好孩子。「你不用什麼資格,只要清楚告訴孩子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舉例,當你和孩子到銀行提款時,就是個好機會解釋一下:存款的原因,需要用錢就可以提款,不過最多只可以花你存入的。
「遇上自己都不了解的,與其說不知道,不如就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為什麼要跟孩子談金錢?
孩子總有一天要學習如何理財,最好從小就開始了解。「現在你犯一個 $20 的錯,總比長大後犯一個 $2,000 的錯較好吧。」
教導的過程中,孩子有機會學習金錢觀念,這會影響日後生活,例如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分別,如何權衡和作出決定等。
如何跟孩子談理財?
其實,大約4歲就可以學習,不妨用一些玩具收銀機,來一個角色扮演遊戲,先去了解買賣和金錢的概念。
孩子再長大一點,可以教他們有關信用卡是什麼,解釋:「就算信用卡給大數額簽賬,也不要常花費,會令你負債的。」家長也不用介意談論自己犯過的錯,例如債務等,當然也包括當中學習到的事。
給子女零用錢是個好主意,不過 Jayne 就不建議和成績及行為掛鈎。零用錢的目的,是要小朋友學習財政上的責任。
「孩子都會丟了錢,或者有管理不善,做出錯誤決定等。想變得受人愛戴,會請朋友吃東西,做出不少愚蠢的決定,而現在犯上這些錯,總比將來才犯來得好。」
「如果孩子準備好,就和他們開始談金錢和理財吧,永不會嫌太早的。」
Source: Money: Why is the topic so taboo for parents and 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