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小朋友最開心的節日之一。一則有不同的應節糖果可以品嚐,二則可以逗利是錢。記得年幼時,媽媽總不好意思向人家派利是,因為一家五兄弟姐妹,收回來的回本有餘,所以就算對方不計較,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話說回來,現在不知還有多少個孩子仍然會跟隨習俗,過了正月十五才拆利是。無他,都皆因十五過後大家都拜完年不再派利是,而且又有話未過十五拆利是會不吉利。個人而言,保留傳流固然是美德;其次讓小朋友訓練一下情緒智商(EQ),更是一個大好機會。
利是錢用得其所是件好事。又記得兒時父母怕我們亂花利是錢,總要留起直至十二歲才開個戶口,把所有的錢都存起來。為何是十二歲?!都是因為十二歲便申請「身份証」關係,但就算當時開了個戶口,父母都只準儲起來作個儲備,是不提供提取服務的,戶口簿都在他們手中,待「葡萄成熟時」,才一次過有如「成人禮」般交回孩子手中,回想起,這是一份身份象徵。
聽說過不少朋友處理小孩利是錢的方法,不少提議都很創新,而且有創造力,部份有參考價值的,可以作為參考:
一、買基金
養一個小孩需要四百萬,如果財力不足,怕不能應付孩子每月的龐大開支,加上如果利是錢的數目不少,不妨考慮設立一個教育基金,好好為孩子的未來舖路。若然就讀津校確是慳回不少,此消彼長,課外活動的費用就可以多一點,利是基金就是個不二之選。
二、買股票
試過有朋友的父母獨具慧眼,從兒時便幫她的利是錢全買下藍籌實力股,匆匆數十光景,一分十,十變百,種金果然得金。那不是一個騙案,而是真人真事,到長大成人,最後連本帶個利百倍歸還。除了實際利益,同時可讓孩子學會投資和儲蓄的重要,何樂而不為?!
三、買淘寶
從前工作中,試過有一位母親,因為想改變孩子日後的生活,她知道知識對孩子的重要,放是乎,她用孩子的利是錢,買了一些平價而實用的書籍給孩子,就有如那些「會考五十篇最佳文章」等,讓孩子從小便從書本中吸取更多智慧。但到了今時今日,上網應該不難找到一些便宜的讀本,當然,版權問題是十分重要,也讓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
四、買心頭好
其實孩子的苦與樂都是取決於父母。有時,不用計算量度,只要能增進彼此關係,何不與孩子們一同商量利是錢的用法,可以是送一份小禮物給他們,好讓他們能在「愛」的感覺下成長!
小小的滿足,不但使你沒有遺憾,更可能成為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對家更有一份歸屬感,即是一份長大後不會賺回來的情感!
Image courtesy of Getty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