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1.4K

子女考DSE,也會造成父母衝動消費?

女:報online course得唔得?
媽:好!
女:買Notes得唔得?
爸:好!
女:再報多個online course呢?
媽:好~

筆者女兒將應考公開上試,過去半年女兒為預備DSE已購買了不同的補充練習或精補課程。作為父母,女兒如此積極學習,當然不假思索,立刻回應,給予無限量支持。尤其是當「限時優惠」或女兒有其他同學作伴時,更加容易不需考慮。

付了費便等如成功嗎?

一天在家裡地上看見那包厚厚的練習似乎沒有被移動過的跡象,立時疑惑到底女兒有沒有時間使用的呢?那些網上課程又有沒有空間去上的呢?再細想其實這些課程為女來說是否只是買個平安?對父母而言,是買個心安理得嗎?因作為家長,能盡自己一點綿力表達支持,是唯一可做的事情。

而想深一層,這些課程,跟我們購買減肥/運動/健康食品類似,購買的時候都會對所購置的療程/課程充滿希望,滿懷壯志地想像自己得到這些幫助便能煥然一新。但事實上要成功始終需苦幹,付了金錢還得配合堅毅和努力,加上自律,才不致把金錢付諸東流,所以事情必需符合自己的興趣和有清晰目標才能讓我們排除萬難。

進修也可以是衝動消費

如果金錢是為子女而付,那家長可能只能充其量表示支持,再加以鼓勵。事情的發展只能待子女自力更新了。若課程只是一千或數百元,即使效果不理想,影響不會很大。但如果所付的費用是數萬以致數十萬,便可能成為家庭財務負擔了。事實上,近年大部份年青人在完成中六課程後都盡量繼續進修,如未能考上大學,也會考慮報讀自資課程,如副學士、文憑等等。但筆者看到多個案都是隨隨便便選個科目,本著「人讀我讀」的心態,最終發現自己根本提不起勁,沒有動力付上那份堅毅和努力;不單只幾萬以致數十萬學費,時間也一拼付諸東流。故此,筆者提醒家長和正籌劃未來的朋友,認真想想你的興趣是什麼?需要是什麼?切忌為滿足找上救生圈的情緒需要而「衝動消費」!

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
認可理財社工 陳慧敏


家福會推出「尊重不同 家添愛」計劃,以回應社會事件對家庭關係帶來的影響,鼓勵家人尊重彼此的不同, 表達關愛。本會設計了「暖心咭」,鼓勵大家向家人互相送上關懷。「暖心咭」已上載本會網頁 ,歡迎公眾按此下載,或傳給其他人。大家透過「暖心咭亅在佳節傳達心意,祝福家人,凝聚家庭正能量。此外,家福會現徴求公衆提供溫馨家庭小故事和關愛家庭信息。請將素材,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新年學理財】參加免費親子財商桌遊派對 贏走兩套原創桌遊

【從小學理財】培養新世代的數碼理財素養

【美國加息】2023年加息事件簿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