諗sir你好
本人剛上完收息101堂,有關收息問題想請教一下。
本人今年44歲,月入大約46,000(36,000basic + 10,000 commission)。單名有第一城物業市值590, 嘗有300萬按揭, (H+1.7 or P-2.85),月租收入11,000
太太也是Salesman40歲, 月入大約60,000(36,000basic +24,000 commission)。單名有一大埔物業市值670, 嘗有145萬按揭, H+0.75 or P-2.75), 自住.
現金300,000萬,想問
如果想月入收息30,000-50,000可以點做呢?
如果想一生三宅又可以點作準備呢?
謝謝賜教!
ANSWER:
如果只得30萬港幣,是沒有穩當方法去產出月入3-5萬的,我地又唔係賣野不怕照直講。筆者亦唔會教你什麼年年用股票賺15%,見股神巴菲特長年平均回報都只約20%*(唔派息計),真不敢叫你信自己操盤或跟人買股真可長年達15%均回報去成就財務自由。何況處理好錢的事,係咪成世人就一直掂到尾呢? 所以本blog不只同你談錢財事,更告知薄有資產後會發生什麼事。
*巴郡52年複式增長率為20%
https://bit.ly/2yTI9Cn
當然讀者有樓,不只30萬,那想法就可大一點。各位年輕人留意,呢個月入46k及太太60k成家人月入超10萬的家庭,做足廿年野只儲到30萬在手,最尾發圍都係要靠樓。我地唔係要宣揚「買樓日日賺」,諗買樓可以靠賺價差去發財未免把自己想得太高,而家買樓的人賺的是
1: 買樓逼佢月月儲唔使花哂係旅行,
2: 買樓先借港元再攤長供等於沽空美金,此舉食正老美印鈔大勢。
如果有人唔做按揭上會買樓,就當2013年買中升得最勁的細價樓區份,而家4年幾只係賺左一倍。你要留意4年前,騰訊100蚊一股都唔使,剛成紅底。所以樓其實升得慢,但對抵禦人愛消費的心魔絕對好用。有句名言:「零回報已經算唔錯。」諗唔明點解? 大可在facebook的本post留comment「零回報已經算唔錯」,我地再詳細解釋比你知。
第一城可按至六成,得590萬*60% – 300 = 套約60萬。可能講到呢度你諗:「點解唔用買樓003課方法將樓轉比阿媽再按爆八成!? 咁就可趁高套180萬啦!」惟筆者對儲蓄少的人一向很懷疑其理財上的執行力,一陣大錢到手又洗走一半,咁真係唔按仲好過按。所以「角度不可拎得太盡、佢都係求射中個龍門先算」不少人閱畢本BLOG後也發現公司中高層許多也屬理財BB班,這也合理。因政府不會在校灌輸你規律儲蓄模式,而時至今日學子讀書更是每刻在消費,誠如日本人都將消費稅提升至10%,教你班人多儲錢那政府賺條毛? 所以大家要知自己係咩位置,未做好儲蓄先在理財上穩一點。
讀者按哂夫婦樓各一可得60萬+250萬= 300萬,十倍其銀行現金。應將其中250萬放係銀行做定期,定3個月1.8%個隻,比佢一季收番$11250看看錢搵錢有合威力。當然250萬定極都係細數目,但如2000萬收1.8%息,一年坐係度唔做都36萬息了,仲未計之後有息加。另一點就係可自行理解加息是否對業主而言是壞事? 筆者認為唔係,除非業主唔加按唔定期,你見若再加兩次息令定期有3個月2.5%? 大把人穩收成萬蚊一個月。至於讀者心水係要30K月入,做法是300萬係手拎250萬做定期後,淨低50萬去做收息101的債基B加E餐混合,B餐18%年息而E餐10%,均在14%。50萬投入自己睇睇係咪可以有50萬*14%/12 ~ $5800一個月。如果做到再加碼未遲。去到呢度佢自己都識計: 50萬收5.8K,咁300萬就有30K/月了。當然風險是有,但相對細,這在課上再詳細授予。另外唔使諗用保本的直債,讀者只可投細銀碼入場而又可隨時贖返現金的投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