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發佈會可以成為新聞的, 相信只有蘋果公司可以做到。
今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預訂新旗艦電話完全是輕鬆容易的,甚至乎是一個「任你買」的情況。蘋果手機逐漸失去令人驚艷,令萬千果迷每年追款的欲念,反而對舊款手機的減價更為關注及雀躍。
回顧去年,正正是蘋果發佈iPhone 8,以及十周年全屏機款iPhone X。去年的創新重點是在人面辯識技術,以Face ID 取代指紋識別,所以在手機零件上的升級重點就是鏡頭,把光學技術的應用帶到另一層次。
今年蘋果公司帶來三款新型號: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以iPhone X及iPhone XS 比較,新手機僅僅是處理器的速度加快,可耐水深度由一米變成兩米,電池耐用較長。至於鏡頭,當中的描述幾乎一樣,只是在人像模式中加入散景效果及景深控制功能。
上年不斷傳出iPhone X的銷售不及預期,加上安卓手機企業正在策劃下年的產品系列,結果去年第四季舜宇光學科技跌幅達20%,丘鈦科技下跌22%、瑞聲科技見高位$183後回落至$137,及後高位一去不復返。
先行看看蘋果(AAPL)的2018Q3業績,iPhone 的收益仍然錄得正增長(主要是因為價格增加),iPad 和iMac 需求已經緩和,甚至乎增長錄得輕微負數。增長動力放在增值服務,以及其他產品(例如Apple watch、Apple TV 等等),足以反映蘋果公司的成功關鍵是在它的護城河,即是平台及iOS 系統,使到蘋果可以產生到手機相關需求的延伸。一些持續的增值服務,例如雲端、Apple Care、Apple Music等等,為蘋果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反而蘋果手機的供應商,今年應該是寒冬。綜觀今年三款手機的配置,大家都認同蘋果手機已經沒有令人驚奇的創新,甚至乎硬件上也沒有重大的升級。最大賣點應該就是雙卡,但對供應商沒有幫助,反而負面因素浮現。
蘋果手機供應商一方面需要不斷投放在硏發費用上,另一方面基於硬件沒有太大的提升,以至龍頭與競爭對手的產品質素拉近。蘋果公司當然樂見有更多符合規格的供應商,還是本身的供應商毛利率就會受壓。新手機的銷售冷淡是可以預見,蘋果手機開售當日,收回價便破底。但是,Tim Cook運用的策略就是把售價提高,同時壓低手機成本。
同時在中國,國內現在行走「消費降級」,人們均漸漸失去生育下一代的欲念,加上人口紅利已經接近飽滿,新款智能手機需求相信會日趨疲弱,明顯的是消費者不願意支付更大價錢,去購買一部功能差不多的新手機。
假如未來幾個月舜宇光學科技的手機鏡頭出貨量,如同上年般放緩,股價相信進一步利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