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3.2K

理財個案:月入$85000的投資策略

龔sir您好,我和太太最近一年開始留意閣下的文章,亦有買您的書拜讀,覺得您教授的理財觀念很適合我們,由於我們早年沒有很好的理財計劃,只知儲蓄現金,沒有適時將現金轉化成為資產,以致錯過很多機會.所以有些問題想請教下龔sir。

本人今年剛踏入40歲,太太36, 兩人合共入息$85000 ,扣除所有開支及生活費,基本每月可儲現金$25000, 另有現金$1,000,000 及持有約$300,000股票

投資組合:港交所5手217買入,比亞迪2手65.6買入,盈富4手29.65買入,煤氣1手14.72 買入,TVB 1手26.1 買入)

我的問題如下:

1. 以現時$1,300,000的現金及股票,如果希望每年能有15-20%增長,是否過於進取?應否調低目標?如不是,我們應如何利用現時手上的資金達致目標?

2. 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現時每月$25000的儲蓄能力去達致增加財富效果,是否應該將它買入股票?但現時大升市,所有股票都處於貴的水平,是否應該先儲起,等大巿下跌才入貨?或是有另外一些穩陣的投資工具可選擇?

3. 現時恆指是平是貴,是否要逐步放走手上股票,等待跌市趁低吸納?敬請回覆,謝謝!

個案重點:
‧先生40歲,太太36歲
‧月入共$85000,每月儲$25000
‧現金$100萬,股票$30萬

重點目標:
‧如何運用現金與股票
‧每月儲$25000應如何運用
‧希望有15%-20%回報

龔成老師分析:

1)以過往恆指的數十年平均回報計,連股息有15%,所以,如果你有點選股能力,懂得把握買賣時機,要有20%回報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已掌握選股、買賣、估值等技巧。

但要留意,現金不會增長,優質股才會,所以你應該現金轉成股票,但現時的市況,又不算平,這刻買入你已無法得到之前的回報率,同時略有風險。

因此,$100萬現金最多只可動用一半投資股票,同時要分注,並且要小心選不過熱的版塊,例如收息股、房託類別,雖然回報率較低,但這刻,無乜辦法。而餘下的$50萬,暫時等機會,不要急,等大市回落時才買入。

2)每月能儲$25000,在現時的市況,你可以以每月$10000作月供股票,雖然大市不平,但只要時間夠長,買入價得以平均,風險能有效減少。因此,一邊月供,一邊儲錢,是最好的策略,因為你的情況,股票佔比偏少。

由於是月供,選平穩增值股都可以,盈富(2800)都得。

3)無人知大市之後的升跌,所以我地只能分析現時平貴,從而作出相對應的投資策略。

「賣出等跌」是好多人都會做的策略,但知易行難,要捕捉這些價位,難度好高,反而以「持有」,到真的好貴時賣出就更好。但優質股,其實永遠持有都可以。

------------------------------------------------

Facebook 專頁「龔成」粉絲人數超過100,000人:
www.facebook.com/80shing

若然你有問題想向龔成老師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2】財富組合重組 減持問題股

【理財個案2022】憑分配達至財務自由

【理財個案2021】怎樣克服快速獲利的誘惑?

【股票經2021】價值投資永不過時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