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聲科技在爆升12%後,發出盈利警告,初時我還以爲是屬於2018年年度的,但標題為「第一季度盈利警告」,內容大約為瑞聲董事會透過2019年1月份的資料所評估後,預計2019年首季股東應佔綜合溢利將下跌至人民幣 2.8 億元至人民幣 3.9 億元之間,即比 2018 年同期減少約 65%至 75%,股價隨即大挫14%。
不少人爭論瑞聲在股價$50是否抵買,觀感上的而且確由$185跌下來看似已經跌了很多,這種想法其實很危險。不少人抱住「還可以跌多少呀?」的心態行事,你可以看看HMV數碼中國的股價。
首先你要明白你買股票其實在買什麼,瑞聲科技不會帶給你豐厚的股息,也沒有什麼值錢的資產(機器設備的投資可能很高昂,但在沒有生産下也只是一堆金屬), 我們其實就是買它的盈利,買它的業務增長。假如一隻股票是$10,每股盈利為$1,那市盈率就是10倍,意指你需要用$10去買企業盈利$1。現在企業的獎勵發生變化,盈利下跌75%,也就是$0.25,市盈率頓時變成40倍。如果10倍市盈率才算合理,那麼股價必須要調整至$2.5。
首先,我們當然要看瑞聲科技的2018年首三季度業務分布:
1.聲學51%
2.觸控馬達及精密機器40%
3.MEMS器材5%
4.光學4%
上述業務頭兩項已經佔九成,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後,就開始今篇的重點:Fact Check。
2017年5月12日瑞聲科技公佈,首季盈利人民幣10.62億元,按年增71.58%,每股盈利86.45分。業績前夕並不風平浪靜,有一沽空機構名為葛咸城研究(Gotham City Research)發怖對瑞聲科技的沽空報告,指出瑞聲科技利用未披露關聯方誇大業績,違反了蘋果供應商規則,目標價44元。同年5月18日,瑞聲科技在下午交易時段停牌,及後到6月7日才恢復交易,期間管理層積極和大戶和基金經理開閉門會議。
2017年7月摩根士丹利、富瑞和大和等在內的多家外資大行發表報告,指瑞聲科技管理層表示調低公司收入和毛利預測,導致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錄得累積跌幅15%。
2017年8月日瑞聲科技公佈中期業績,第二季盈利人民幣10.65億元,按年增45%,每股盈利87分,毛利率維持40%以上。同年11月,股價在第三季業績公怖後曾升破$180,不少大行調高目標價,認為未來2年複合增長可達三成。
由是可見,瑞聲科技並不是一間對投資者友善的公司,重要消息也只向非散戶大眾直接披露,亦不如另外兩間光學同業舜宇光學和丘鈦科技般每月公布出貨量。在2017年由第二季起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但在瑞聲科技不斷向分析員推銷其光學業務作為新增長動力,但實情是光學只佔不足5%。
2018年度頭三季業績,毛利率全都是在40%以下,分別是38%、35.2%、37.1%。而且,收入和純利方面二、三季度已經呈現負增長。而在二季度的業績會上,管理層被問及毛利率下降,他們表示下跌4.3%的其中3%是由人民币升值所致,而且他們不打算回應任何銷售預測的事。集團董事總經理莫祖權表示,人民幣第三季度內貶值將對集團有利,但事實是第三季的毛利率同比仍然下跌4.2%。
事實就是如此,股價與成長性掛勾,瑞聲業績的高速增長態勢亦在2017年度行人止步,而股價亦在2017年11月見頂。長倉基金資本集團(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在去年12月4日開始先後四次減持,持股量由18.25%變成14.87%。
瑞聲科技指第一季度為淡季,但實情是第一季度訂單明顯視乎第四季訂單情況影響,更何織2018年的一季度純利比二、三季度還要高,一季度是淡季的說法明顯不成立,要是說淡季的話,第二季度更為比較合適。所以,瑞聲所指受到客戶訂單下降所致,即是暗指還未公佈的2018年全年業績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