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601

貿易戰下何去何從

最近朋友們最擔心的肯定是中美貿易戰對他們的投資有沒有影響。美國政府剛剛於9月24日啟動了針對中國的第三輪懲罰性關稅,對涉及約5745項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10%額外關稅,並宣稱2019年1月1日將稅率提高至25%。而中國也即日起實施對600億美元美國產品加徵5-10%的報復性關稅。隨著貿易戰的激化,很明顯看到內地出現經濟減速和股價下跌,而在美國,企業成本上升和海外直接投資停滯也令很多商家擔憂。

從中美間的貨物貿易來看,中國的對美出口大幅超過美國的對華出口,但是在直接投資方面,美國的對華投資額達925億美元,是中國對美投資額的3倍以上。如果被中國限制投資,美國企業將受到打擊,這樣下去確實令人擔心。

而與我們最貼近的恆生指數由9月初至今已累跌5.3%,如情況持續,將連續五個月見紅。回望歷史,港股在過去20年經歷過幾次連續數月下跌,記憶猶新的是2015年假牛市爆破的股災、2012年歐債危機惡化、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1年和2002年的科網泡沫爆破等等。

其他負面因素還包括美債債息上升引發的環球股市調整、土耳其和阿根廷引領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潮等,但其實細心點看,並沒有產生嚴重的系統性風險,今年以來港股每月的跌幅並不顯著,與過去幾次連跌五個月的危機時期動輒單月跌幅超過10%急轉直下的景況有所不同。

投資者實在毋須過份悲觀,因為聰明的投資者在任何市況也不會嗟歎或退縮,反而會在危機裡捉緊機遇。例如不少朋友也留意到在這段時間,日本對華出口創了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中國在7月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徵了額外關稅,導致美國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下降,日本汽車作為替代者銷量顯著增長,增幅高達30.3%。假如投資者手上正持有保險公司的基金計劃或其他相類似投資項目,除了穩定地每月收取派息外,如果符合風險承受能力的話,不妨善用保險公司免費轉換基金選擇的平台這個優勢,考慮一下這些難得的獲利機會。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理財個案2023】投資美股港股想3年擁$100萬

【理財個案2023】現金還清按揭有無著數?

【理財個案2023】生意淡薄 不如炒股?

【理財個案2023】以租養租 3年買多層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