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稅從去年開始已由陳茂波司長放出風聲 直至現在,一直等待合適的機會出現。究竟什麼時候才算得上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呢。對於政府來說如提出政策後會令樓價下跌,市民「收貨」令民怨減少,維持「良好開局」之勢,這便算是一個好時機。
筆者認為現在便是推政策好時機,而推出考慮點不一定從政策能否推低樓價出發! 回顧近月人民幣走勢,中國政府為了打貿易戰,開始放任讓人民幣兌美金的匯率下跌,香港許多上市公司因持有內地內地 資產,人幣跌即是令他們的資產價兌美金下跌,那用港幣結算的股價都要跌,這正正反映了港股近日單日可跌九百點之景象。由於股市下挫令投資氣氛不景氣,樓市在投資需求減少下亦會稍作調整,但此調整估計跟1997年一年跌四成那急跌不一樣,今次可能只會跌10-15%便完成調整。始終中原城市指數由146點高位上破後升至現時180點位置,兩年內升幅接近3成,要停要調亦屬正常。我想政府也等了很久,他們應已想好政策,但亦同意不能出一個大刀闊斧之策。那一些「小動作政策」怎出才可 搏取掌聲 呢? 就係等個市就個陣,即係而家囉。所以政府受各方掣肘,推策難見有為。上星期見股市弱勢已成,咁出招就有值博率啦。
另外政府上星期實能做到一石二鳥,除了值博外更可將香港一班中上產與「內地幫」拉近。「內地幫」即近10年來港買樓的同胞。先講以前香港97年董伯伯主政之時,香港仍有置業階梯,直到董伯伯叫停居屋興建為止! 置業階梯泛指:「窮人先住公屋由大家資助、 要是願意歸還公屋可免地價購入居屋、假如成為了居屋業主而樓市上升的話,就可憑居屋賺錢再升級做私樓業主。」可是政府新招估計會直接中斷置業階梯。現時居屋由政府打至52拆訂價 ,或令大家認為往後仲有「開心價」,筆者淺見是此策令現時及未來居屋業主都不會受益。現時已出現不少居屋業主減10%求售個案,而原本想買居屋的業主見前一批人本來七折買居屋而家發現遲買仲有52折,當然大感被搵笨。人(尤其香港人)時常認為貴買唔緊要,買完先知原來可咁平買就最令人感seven。為免seven,當然死都唔買老居,心感貴買私樓最後個市跌左而輸,都冇咁傻仔。扣住公屋睇定d,更是皇牌。那政府想人交出公屋增加供應之願望恐怕難成,置業階段更難發揮作用。
留意有私樓的更少,因為更難爬到階梯頂層,而呢批人慢慢少落黎而內地黎豪買樓既人增加,兩顆人的利益就靠攏在一起,變相統戰了香港一批中上產了。說中上產,因為香港而家一批中層收入的人,根本買唔到樓,或者有一間已極High咁….所以用此政策去中斷階梯,令窮人永窮之好處是,假如有人可續任特首,需為23條立法既,早年統戰可有助核心在港把權力行使,減聲。窮人再也沒有發聲機會,成為奴隸。私樓同意,調整過後,價會更高。留意香港是轉口型加上財富儲存型經濟,你把市場上可投資的私樓減少了,同樣份量的錢下價格就會高了。
至於有些人說錢會流向台灣、日本、馬拉買樓此為感認同。有錢人就是要最好同最確定的,你馬拉樓升100%的機遇他不要也罷,有錢人就是要穩。我們主要探討有錢人的買樓心態,都係因為80%生意是20%客比這些爛而又對的道理。而亞太區要穩就是香港同新加坡。香港優勢在識中文、有人民幣兌港紙直盤。新加坡勝在同美國Friend,大大之手伸不到。仲有大陸越亂、香港越好! 而上述兩地天災少見,當你係日本親歷地震,同時見到距離你200-300公里既仙台有條村被海嘯滅左既時侯,再加上死既人可能係你FACEBOOK個friend,你當然唔會買只會租樓啦! 你有時間可睇睇下面段片,最尾會解釋為何東京在下次大地震情況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