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間都尚且「相見好,同住難」,更何況是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新抱。兩個不同家庭的生活習慣跟規矩都可以是南轅北轍,新成員要磨合不易。
有新抱在網上討論區吐苦水,指老爺奶奶並非定居香港,回港時才會同住。但是老爺奶奶生活習慣不怎麼理想,例如垃圾不會馬上處理而招惹蚊蟲,老公卻不能理解(因為從小見慣嘛),感到心煩。
有些網民的著眼點在於新抱住在老爺奶奶名下的物業,寄人籬下理應「出少句聲」,不應對老爺奶奶的生活習慣指指點點。如果想被百般遷就,就自行搬回娘家,不要「又要痴又要唱」。一邊享受免費住屋,一邊又奢望屋主讓步,讓所有事都合自己心意。
有些網民覺得跟老爺奶奶協商一下,為下一代創造比較好的生活環境亦無可厚非。不一定有公主病才能對生活有要求。更何況,改善家中衛生環境對大家的健康有所裨益,是一件好事,怎麼說都不是什麼過份的要求。
其實筆者也認為不必對新抱這個角色過於苛刻,新抱和孫兒都算是老爺奶奶家的一份子。就算未必住在同一屋簷下,也不能比喻成房東與租客的關係。(而且房東聽聽租客的意見,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的事。)
新抱希望老爺奶奶能為孫兒締造一個相對理想的成長環境,也合乎情理。當然對於老人,新抱應以禮相待,而非「我生咗小朋友我大晒」的態度。
相處原本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兩個人磨合已不易,加上老人和小孩後更變得複雜,做人新抱只好步步為營。
即刻入討論區一齊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