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7.3K

《論盡爆煲媽咪》為母則強?其實我都想抖抖

當了媽媽後,就好像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女強人」。人們都說為母則強,卻不知道再強悍能幹的媽媽,都曾經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少女。《論盡爆煲媽咪》這部戲就真實地切入「母親」這個角色,揭示生育教養的心路歷程。

做了媽媽後,最「論盡」最「爆煲」是什麼時候?一晚起床無數次餵奶換片,哄寶寶睡覺直至天荒地老時?還是趕時間出門口時小朋友卻不合作,搞得兵荒馬亂時?《論盡爆煲媽咪》中瑪露(Marlo)育有一子一女,大女兒開始有女生細膩的小心思,小兒子對環境及聲音敏感,容易情緒失控,但仍未診斷出是什麼病症。在無法負擔兒子看醫生費用,丈夫需全力為工作衝刺的時候,瑪露意外懷了第三胎。

瑪露一邊因照顧初生嬰兒而缺乏休息,一邊還要處理兒子不被主流學校接納的壓力,終於在面臨精神崩潰的情況之下,聘請了以往一直很抗拒的夜間褓姆。年輕的夜間褓姆桃利 (Tully)來到後,讓瑪露有了休息的空間,對於擔當母親的角色似乎變得游刃有餘,生活漸漸有了色彩。

觀看《論盡爆煲媽咪》前,大概已能想像是描述媽媽的勞碌生活有多麼焦頭爛額。可能讀者會問:如果電影跟日常生活一模一樣,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去看?各位當了媽媽的女性,在走入家庭前是不是都曾經有過一段我行我素、衝動而快樂的青春?只是角色轉換為母親後,責任接踵而至。丈夫、家人,甚至不認識的人都認為媽媽「管好孩子」、「平衡家事」是理所當然的,但媽媽自身要適應卻一點都不容易。

從前年少輕狂,如今卻連換件衣服,好好做頓飯的動力都沒有了。有了桃利的幫忙後,瑪露彷彿尋回對生活的熱情。從全家晚飯吃急凍Pizza,到後來認為烤出一隻雞易如反掌,家人都意識到瑪露的改變。桃利帶著瑪露回望過去,原來「有一個安穩的家」是年輕時曾經的夢想。為什麼現在都實現了卻不快樂了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婚後夫妻間缺少溝通,自顧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媽媽在家忙得不見天日,爸爸埋頭苦幹。丈夫回家會看小朋友功課,和我一起準備食物,睡前戴著耳機殺殺喪屍,沒有什麼不好的。

的確沒有什麼不好的,但亦沒有關心妻子過得是否快樂。

二十幾歲的活力不知不覺間被消磨,「四十歲後什麼都是驚喜」,而對自己不再年輕的事實,瑪露似乎仍未適應。電影最大的驚喜,或許是傳遞了這樣一個訊息:不用忘記二十幾歲時的妳,那個妳會一直存在,不曾離開。

其實,母親維持著家中的「無聊」及「一成不變」,這是送給丈夫及孩子最最珍貴的禮物,誰說不偉大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相關文章

暑期創科嘉年華 !「創科遊學 玩轉暑假 2025」帶您與小朋友探索科技新天地!

【熱門玩具開箱】打破常規的啫喱積木!Jelly Blox砌得扭得又踩得 孩子最佳感官玩樂體驗!

港人過深圳洗牙半價!維港口腔推港人專屬優惠:洗牙100 + 種牙減300 + 美白53折,WhatsApp粵語客服群組即時預約

香港肺炎鏈球菌病例急升! 血清3型最具威脅性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