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讀到一單又一單學童自殺的新聞,相信所有人對小童,年輕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也會感到很可惜。特別是作為媽媽,當我去想像已故者父母的心情,更加會覺得十分心痛。
在這不正常的教育制度下,貓町媽媽也不時會反思- 怎樣才可讓小火子擁有抗逆能力,去面對社會上各種的壓力。 首先,我帶望透過玩耍同高質素既親子時間去為小火子種下樂天的種子,讓他記得童年是充滿笑聲及有爸爸媽媽陪伴的,讓這點點力量成為小火子成長的後盾。
至於應該怎樣教小火子去面對成績,突然想寫一封信給10年後的小火子:
10年後的小火子差不多13歲,應該已承受了不少功課及升中的壓力,對於學業,媽媽想跟你說的是:
1)成績就是一切嗎?不如看看爸爸媽媽:
媽媽細個時可能比較木訥,是典型的乖孩子,上課專心聽講,成績也不用父母擔心,是考試前會到自修室把資料背入腦袋的孩子。 升學上都算一帆風順,捱過會考及高考後,順利入大學讀自己想讀的科目。 但經過會考及高考的煎熬,入到大學時,媽媽實在太過放鬆及心散,3年的大學生活,有好好學習嗎?至於是否能學以致用,我更加不敢說⋯ 又看看你爸爸,他應該就是那種沒有讀書緣的人吧,應該打從初中他也沒有太認真學習,籃球,打拳和音樂是他成長的伙伴。 雖然當年他在公開試沒有獲得好成績,但由於他熱愛音樂,現在他是個出色的鼓手,鼓樂老師,也有自己的樂隊。 媽媽不是叫你不用對自己的成績負責,只是盡力就好了,記住成績表上的數字永遠不是判斷人生成敗的指標。
2)成功有時候無需要一步到位
如果想當公務員或到大公司任職,學位可能是一張入場券,但公開試成績一定是一次定生死嗎?未必! 雖然媽媽不是當老師,但也在學校做了很多年的行政工作,看著不同學生的變化及生長,真心覺得多元出路及條條大路出羅馬是真的。 比如說,公開試成績未夠直入大學,讀高級文憑也不錯,現在大學還有很多senior year 學額,有些同學在完成兩年高級文憑後便可直接入大學3年級,而他們在高級文憑時所學的技巧可能比本科生更紮實。 假如因爲語文科目失手,未達高級文憑的門檻,毅進或者基礎文憑也是其中一個選擇,雖然進入大學的路途會長一點,但當中累積的經驗與知識,一定不會浪費的。 人生也一樣,成功未必能一步到位,但只要朝著目標走,一定會有所得著的!
3)學位不是惟一 找到生命的熱情同樣重要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不要緊,去發掘適合自己做的事吧。 況且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誰還敢說學位說是一切嗎? 爸媽不需要你飛黃騰達,只要你找到一技之長,可以養活自己便可以了。除了學習和工作,也好好培養自己的興趣吧,希望你能找到一樣讓你能保對生活熱情的事物,是運動也好,藝術也好,你自己慢慢去發掘吧!
最後,也是最老土的: 爸爸媽媽愛你,我們永遠是你的好朋友與避風港。只要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解決問題。
看著身旁的小火子,一邊打這篇文章,心情有點複雜。 不捨得你長大得太快,也知道學習壓力很快就會成為我們也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所以這封信除了寫給你,也是給媽媽的提醒,我們一起努力吧!